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搜尋結果

前往: 導覽搜尋
  • 養廉銀 (分類 清朝政治制度)
    養廉銀,又稱養廉錢,是中國清朝官員的俸祿制度,在中國歷史上為清朝特有。雍正元年(1723年),清世宗創立了這種薪給制度,本意是想藉由高薪,來培養鼓勵官員廉潔習性,並避免貪汙情事發生,因此取名為「養廉」。但是,攤丁入畝、火耗歸公後,清政府將所有稅收(包括酒醋稅等地方稅)改歸朝廷所有,致使地方財政困難,
    8 KB (1,962 個字) - 2018年12月13日 (四) 00:24
  • 學士「必充軍機大臣,始得予政事,日必召入承旨,平章政事,參與機密」。張廷玉不僅典掌軍機,又兼理吏部、戶部要職。總裁乾隆《吏部則例》等典章制度,對清朝政治制度的確立奠定了基礎。 雍正十二年(1734年)七月,雍正帝特召兩路領兵將軍返京,與王公、滿漢文武大臣共同商議,博採眾論,詳慎籌劃。和碩康親王巴爾圖
    12 KB (3,014 個字) - 2020年3月31日 (二) 21:53
  • 安,奧秘就在於官員的隱性利益。 在這裡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什麼叫做官員的隱性利益。 官員的隱性利益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灰色收入,二是隱性特權。由於清朝政治制度規範的缺失,當時的大小官員往往會利用自己手中的特權,來謀求諸多顯著高於社會一般成員的非正當性收益以及依靠權力延伸出來的「含金」收益。 在京城各部
    9 KB (2,477 個字) - 2022年10月29日 (六) 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