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
次編輯
變更
兩裂狸藻
,無編輯摘要
'''兩裂狸藻'''
<ref>[http://www.baike.com/wiki/%E4%B8%A4%E8%A3%82%E7%8B%B8%E8%97%BB&prd=so_1_doc 兩裂狸藻],互動百科</ref>
([[學名]]:''Utricularia bifida''),又称'''挖耳草'''、'''金耳挖'''、'''割雞芒''',為小型陸生[[狸藻屬]][[食蟲植物]]。其[[種加詞]]「bifida」來源於拉丁文「bi-」和「fidum」,意為「兩點」,指其叉形的葉片 。原產於印度次大陸區域與東南亞、中國大陸、台灣等地,並且可於澳洲、關島、韓國等大洋洲發現其踪跡。兩裂狸藻多生長在潮濕的泥地與稻田,通常植株會浸沒於水中 。1753年,卡爾·林奈最先描述了兩裂狸藻。 而 一般水族界稱為挖耳草, 而 此俗稱也常與禾葉狸藻相混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