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毛詩

增加 2,269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這也是後來史家有的稱他為魯人,有的直接稱他為河間人的原因。直至漢惠帝撤銷了「挾書律」,天下天平了,毛亨才敢光明正大地重新整理《 [[ 詩經詁訓傳 ]] <ref name="毛詩故訓傳">[https://ctext.org/wiki.pl?if=gb&res=202045 《[[毛詩故訓傳]]》]</ref> ,並親口傳授給毛萇。毛萇為儒門正宗毛詩的傳授者。時人稱毛亨為大毛公,毛萇為小毛公。
西漢時期,河間王劉德「禮聘再三」,請毛萇出山,封毛萇為博士,命毛萇收徒授《詩》。[[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詩》的地位越來越高,被稱為《詩經》,稱為[[儒家]]經典之一。
當時,[[西漢]]河間王劉德遍求天下「善」書,得之即刻工整謄抄,然後「留其真」,將抄本加金帛還給書主,四方之士不遠千里趕到劉德這裡。劉德對這些人士自然禮遇有加。現在忽然聽說在他的轄區居然有這麼一位能夠誦經解義的大賢,大喜過望,「禮聘再三」,請毛萇出山,封毛萇為博士,並在都城樂城東面建造日華宮(今泊頭市西嚴鋪),北面君子館村建招賢館,命毛萇在此講經,收徒授《詩》。今河間詩經村西北面三里處的君子館村,據《嘉靖河間府志》講就是毛萇當初講經的地方,人們一直尊稱那個地方為「君子館」。其舊址曾出土漢磚一方,上有漢墓「君子」二字。
 
 
[[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詩》的地位越來越高,被稱為《詩經》,稱為[[儒家]]經典之一。
毛萇卒年無從查考,但他死後未能葬歸故里。一說毛萇後來官北海太守(今山東昌樂東南);一說其最後聘任河間太傅,後葬於國都樂城附近。不過,家鄉的人們為了崇仰祭奉,於詩經村及君子館的西北面修建了一座毛萇衣冠冢,稱「毛精壘 」;亦有考證,認為此地即為毛萇墓,以上二說《河間府志》、《河間縣誌》均有記載。為了表示對毛公的崇敬,村子名為崇德里。直到雍正三年,由於遞鋪(驛站)設此,方改稱三十里舖(今河間市三十里舖)。
 
 
由於毛公承繼傳播《詩經》的偉大貢獻,受到歷代官方及民眾的尊敬。元代至正年間,河間官員在崇德里毛精壘奏建書院。到了公元1506年,在遺址上重新建堂修祠,祠內供奉毛公像。乾隆二十二年,乾隆南巡,路過河間,除詠毛公作詩紀念外(此詩言御碑現存河間市文保所),特遣重臣致祭。轉年,河間知縣吳鳳山開始擴建書院,並準備把該書院建得「且偕嶽麓、嵩陽、應天、白鹿洞諸名流傳不朽也。」到近代,毛公書院修葺得更加完備,前為學堂,後為祠,古柏森森,祠內塑毛公像,上匾書「六義宗公」。中國大陸文革中,書院被毀。
 
[[File:2rp70003r7q913820r00.jpg|缩略图|[[欽定詩經傳說彙纂]]]]
==詩經的版本==
[[File:NBnauM3X0czM3gTNwYjN1EjMyITM5YjN1gDMwADMwAzMxAzL2YzL4M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缩略图|五經正義:《五經正義》是唐代頒布的一部官書。]]
*《'''[[毛詩注疏]]'''》<ref name="毛詩注疏">[https://ctext.org/wiki.pl?if=gb&res=750802 《[[毛詩注疏]]》]</ref>--西漢[[毛公]]([[毛詩故訓傳]])<refname="毛詩故訓傳">[https://ctext.org/wiki.pl?if=gb&res=202045 《[[毛詩故訓傳]]》]</ref> 、東漢[[鄭玄]](毛詩箋)註《[[毛詩傳箋]]》<ref>[https://ctext.org/wiki.pl?if=gb&res=517146 《[[毛詩傳箋通釋]]》]</ref> ;唐[[孔穎達]]疏《[[wikisource:zh:毛詩正義|毛詩正義]]》<ref name="毛詩正義">[https://ctext.org/wiki.pl?if=gb&res=871901 《[[毛詩正義]]》]</ref>七十卷。[[五經正義]](《五經正義》是唐代頒布的一部官書。)、[[十三經注疏]]<ref name="武英殿十三經">[https://ctext.org/library.pl?if=gb&collection=8 [[武英殿十三經注疏]]]</ref><ref name="阮元校刻">[https://ctext.org/library.pl?if=gb&collection=127 [[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ref>之一。
==文獻資料==
*[https://ctext.org/wiki.pl?if=gb&res=347928 《[[欽定詩經傳說彙纂]]》]
[[Category:030 國學總論]]
2,95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