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毛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毛詩
詩經的傳播者——毛亨 毛萇


毛詩是西漢時期魯國人毛亨毛萇學派的《詩經》。為當時的樂官所採集而成,各篇作者大都已不可考。漢代《詩經》學分為四家又名四家詩,為《齊詩》(齊人轅固生)、《魯詩》(魯人申培)、《韓詩》(燕人韓嬰)、《毛詩》(趙人毛公)四家。後僅《毛詩》獨傳於世,今本十三經中之《詩經》即為《毛詩》。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紀)至春秋中葉(公元前6世紀)大約500多年的詩歌,共305篇,最初稱「詩」或詩三百。秦始皇焚書坑儒」致使《詩經》一度失傳,到漢代傳詩者當時共有四家:《齊詩》、《魯詩》、《韓詩》和毛亨所傳的《毛詩》。《齊詩》、《魯詩》、《韓詩》三家詩相繼退出歷史舞台,惟有雞澤毛亨毛萇叔侄注釋的《詩經》流傳至今,因此我們現在讀到看到的《詩經》又稱《毛詩》。


孔子刪定《詩》後傳給了子夏,子夏傳給了曾申,曾申傳李克,李克傳孟仲子,孟仲子傳根牟子,根牟子傳荀卿,荀卿傳給毛亨,毛亨傳給侄子毛萇


公元前212年,秦始皇「焚書坑儒」,整天以語《詩》為事的毛亨、毛萇不知何時大禍臨頭,為了保護《詩》,攜帶家眷一路倉惶地從魯地雞澤外遷北上,一步步遠離塵囂,最後來到相對荒僻但水草豐美的武垣縣居住下來,其中毛萇遷至河間,隱姓埋名。


這也是後來史家有的稱他為魯人,有的直接稱他為河間人的原因。直至漢惠帝撤銷了「挾書律」,天下天平了,毛亨才敢光明正大地重新整理《詩經詁訓傳[1],並親口傳授給毛萇。毛萇為儒門正宗毛詩的傳授者。時人稱毛亨為大毛公,毛萇為小毛公。


當時,西漢河間王劉德遍求天下「善」書,得之即刻工整謄抄,然後「留其真」,將抄本加金帛還給書主,四方之士不遠千里趕到劉德這裡。劉德對這些人士自然禮遇有加。現在忽然聽說在他的轄區居然有這麼一位能夠誦經解義的大賢,大喜過望,「禮聘再三」,請毛萇出山,封毛萇為博士,並在都城樂城東面建造日華宮(今泊頭市西嚴鋪),北面君子館村建招賢館,命毛萇在此講經,收徒授《詩》。今河間詩經村西北面三里處的君子館村,據《嘉靖河間府志》講就是毛萇當初講經的地方,人們一直尊稱那個地方為「君子館」。其舊址曾出土漢磚一方,上有漢墓「君子」二字。


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詩》的地位越來越高,被稱為《詩經》,稱為儒家經典之一。


為什麼只有毛詩流傳至今?


當年講解《詩經》的主要魯、齊、韓、毛四家。魯、齊、韓三家說詩附會《春秋》讖緯(迷信)雜說,《漢書》說它們「咸非其本義」;而毛詩詩說按字義解經,注重訓詁,迷信成份較少。因此,「毛詩」在西漢雖未被立為官學,但在民間廣泛傳授,並最終壓倒了三家詩,今本《詩經》,就是「毛詩」。簡而言之,毛詩傳繼儒門正宗,解經與先秦典籍相合,而且其訓詁平實,準確、簡明、便於傳習,所以,獨有毛詩流傳下來。


毛萇卒年無從查考,但他死後未能葬歸故里。一說毛萇後來官北海太守(今山東昌樂東南);一說其最後聘任河間太傅,後葬於國都樂城附近。不過,家鄉的人們為了崇仰祭奉,於詩經村及君子館的西北面修建了一座毛萇衣冠冢,稱「毛精壘 」;亦有考證,認為此地即為毛萇墓,以上二說《河間府志》、《河間縣誌》均有記載。為了表示對毛公的崇敬,村子名為崇德里。直到雍正三年,由於遞鋪(驛站)設此,方改稱三十里舖(今河間市三十里舖)。

由於毛公承繼傳播《詩經》的偉大貢獻,受到歷代官方及民眾的尊敬。元代至正年間,河間官員在崇德里毛精壘奏建書院。到了公元1506年,在遺址上重新建堂修祠,祠內供奉毛公像。乾隆二十二年,乾隆南巡,路過河間,除詠毛公作詩紀念外(此詩言御碑現存河間市文保所),特遣重臣致祭。轉年,河間知縣吳鳳山開始擴建書院,並準備把該書院建得「且偕嶽麓、嵩陽、應天、白鹿洞諸名流傳不朽也。」到近代,毛公書院修葺得更加完備,前為學堂,後為祠,古柏森森,祠內塑毛公像,上匾書「六義宗公」。中國大陸文革中,書院被毀。


詩經的版本

毛詩是《詩經》的版本之一,也是目前唯一流傳下來的版本。今本十三經中的《詩經》即是毛詩。《詩經》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錄詩歌年代從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前一一二二年至前五七零年),跨五百多年。其篇目固定於春秋時期,因傳承流派的不同,有多個版本存在。《詩經》在成為儒家的經典之前,在先秦古書中稱之為《詩》或《詩三百》,據傳孔子曾刪定三千篇成三百篇,總以《詩》名(《史記·孔子世家》),然而後世研究表明在孔子以前《詩》即有固定的篇目、和當下所傳三百一十一篇僅略有出入。秦始皇焚書坑儒,民間古籍遭劫,《詩三百》也在其內。至漢朝文化復興,鼓勵民間獻古籍、藏書,有魯、齊、韓、毛四家傳《詩》者,魯詩為魯人申培所傳,齊詩為齊人轅固所傳,韓詩為燕人韓嬰所傳,皆今文經(當時的「今文」指漢隸);毛詩為魯人毛亨所傳,為古文經(當時的「古文」指大篆,也泛指秦「書同文」以前六國各自的字體)。漢朝將魯、齊、韓三家《詩》列於官學,奉為儒家經典之一,設「五經博士」負責講習,多以《魯詩》、《韓詩》等稱呼加以區分。魏晉以後,魯、齊、韓三家《詩》先後亡佚(《魯詩》亡於西晉,《齊詩》亡於曹魏,《韓詩》亡於),只有《毛詩》流傳下來。到了之後,《詩經》這一名稱才確定下來,沿用至今。今十三經註疏[2][3]中的《詩經》,由西漢毛亨作,東漢鄭玄作和唐孔穎達作;至宋,朱熹作《詩集傳》;清代學者陳奐撰《毛詩傳疏》、胡承珙撰《毛詩後箋》、馬瑞辰撰《毛詩傳箋通釋》,這些都是研究詩經的重要參考書。分(160篇)、(105篇)、(40篇)三部分三百零五篇,另有六篇有名無辭(南陔白華華黍由康崇伍由儀),共三百一十一篇。


《毛詩序》曰:「《詩》有六義: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所謂《詩》之六義,風、雅、頌指詩的內容、體裁;賦、比、興則指詩之作法。

詩經的內容

為民間歌謠,依地域分周南召南邶風鄘風衛風王風鄭風齊風魏風唐風秦風陳風檜風曹風豳風十五國風,就是十五個地區的土風歌謠。其時代,少部分是西周末年的詩,大部分是東周時的詩。

西周中期或晚期宮廷樂歌,作者為士大夫階層。 「雅」有正的思意,當時人們把王朝直接統冶地區的音樂視為正聲。 分為:

宗廟祭祀的樂歌。「頌」字,即「容」字,指「舞容」(舞態、舞形)。 有三部份,分為:

  • 周頌
  • 魯頌
  • 商頌


詩的做法

《詩經》中「賦」「比」「興」的表現手法在藝術上對後代文學影響甚大

賦:「賦者,敷陳其事物而直言之也」,也就是陳述鋪敘的意思,從本質上講就是直接描繪,直接抒情,直接鋪敘

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帶比喻性質的一種手法

興:「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引用其它自然現象引起所要詠嘆的情感,有進甚至能起到比的作用。如:《關雎》用『雎鳥』的鳴叫起興,引出詩人即景生情的聯想



由毛詩衍生的註疏

毛詩註疏二十卷(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 明嘉靖間李元陽福建刻本
館藏品鑑丨宋刻本《毛詩詁訓傳》二十卷△唐代陸德明的釋文
毛詩傳箋
五經正義:《五經正義》是唐代頒布的一部官書。


  • 《毛詩》研究著作,簡稱《孔疏》,40卷。唐貞觀十六年 (642)孔穎達(574~648)等奉唐太宗詔命所作《五經正義[6]之一,爲當時由政府頒布的官書。


  • 孔穎達,字仲達,冀州衡水(今屬河北)人。曆任國子博士、司業、祭酒等職。其時撰《五經正義》,孔穎達以年輩在先,名位獨重,受命主持其事,諸儒分治一經,《毛詩正義[6]出於王德韶、齊威等人之手,而孔穎達總其成。《毛詩正義》是對於《毛傳》及《鄭箋》的疏解,「傳」「箋」被稱爲「注」,「正義」被稱爲「疏」,合稱《毛詩註疏》[4]。《四庫全書總目[7] 說:「其書以劉焯毛詩義疏》、劉炫毛詩述義》爲稿本,故能融貫群言,包羅古義,終唐之世,人無異詞。」說明此書內容取材之廣和在唐代影響之大。其中包括了漢魏時期學者對《詩經》的各種解釋,彙集了兩晉南北朝學者研究《詩經》的成果,有的地方並能提出一些新的看法,如對於《史記·孔子世家》[8] 所載孔子刪《詩》之說表示懷疑等,但其書遵循「疏不破注」的原則,未能越出《毛傳》、《鄭箋》的範圍,對二者的分歧也不敢加以判斷,因而不可避免地承襲了《毛傳》、《鄭箋》的某些錯誤;在疏解方面此書頗多煩言贅語,這是唐人義疏的共同缺點。





影片

《詩經》簡介


先民的歌聲—《詩經》 作者:有聲書:中小學國文


【Assen捷】原創《佳期·桃夭》 擇日佳期紅妝嫁娶


《詩經·風雅頌 》歌手:Mukyo木西


《詩經·碩鼠》賞析



文獻資料

  • 1.0 1.1 毛詩故訓傳
  • 2.0 2.1 武英殿十三經註疏
  • 3.0 3.1 3.2 阮元校刻十三經註疏
  • 4.0 4.1 毛詩註疏
  • 毛詩傳箋通釋
  • 6.0 6.1 6.2 毛詩正義
  •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 《史記·孔子世家》
  • 《十三經註疏校勘記》
  • 朱熹詩集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