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拉林河'''[[满语]]:'''lalin bira''' 或'''兰林河''' 。 , 这些名字都是[[满语]]欢喜的音译。 , 据[[五常市志]],辽称'''涞流水''',金称'''涞流河''',明称'''纳怜河'''、'''纳林河''',清初为'''摩琳河'''。拉林河是[[涞流]]的谐音,是[[中国东北]]的一条河流,为[[松花江]]最大的支流。[[ 舒兰市志]]记载:[[拉林]],满语“[[爽快之意]];”辽史“[[作喇离]]”;《金史》作“[[落黎]]”。
==河系概況==
==河運歷史==
* 在辽金时代,拉林河[[水大流深]],可通[[大船]]至松花江。金灭辽后,为了把从[[汴京]]掠获运往上京会宁府(今阿城白城西),在拉林西瞪眼沟开凿了沟通拉林河与松花江的漕运运河一条,俗称[[金兀术运粮河]],金灭后卻淤积荒废。 *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县内不论官办、民办砍伐的木材,多由[[河道运输]]。每年一般在桃花水下山时节,将原木编成木排,由[[牤牛河]]、[[拉林河]]上游顺流而下,每排2人操纵,放至牤牛河与拉林河汇合处(运距约180华里),将两排并为1排,由4人流放,流放300华里左右,至[[中东铁路]]沿线的木材集散地[[蔡家沟]],开始停排,出河贩卖,每年流放木材约10万立方米。 *[[日本]][[侵略者]]侵入本县后,森林统被日本采伐、组合霸占,木材流放采用散放"[[赶羊]]"的方式,每年近10余万立方米木材均在桃花水下山后的十几天内推进上游河道,後來因水景不足,不能達到散放"赶羊",於是便在拉林河上筑起[[16道水闸]],在牤牛河筑起[[12道水闸]],以提高水位,使木材能流放下来。两河木材分别流送到 [[ 山河屯 ]][[ 金家口门 ]] 和 [[ 安家口门 ]] 两处出河上岸。山河屯金家口门和安家口门各占地20余公顷,[[原木入圈]]后,由河把头指挥出河。当时,以[[人力]]捞抬上岸。按材长、树种、材种归楞后,用铺有道轨的[[马拉"轱辘马予"(铁车架)]],从两个口门分别倒运至[[山河屯]]和[[安家站]]两个贮木场(均在火车站附近),然后再由安家站和山河屯站装火车,有的几经周转运往[[日本]],有的销售其他省分。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680 中國地理類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