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拉林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拉林河滿語lalin bira蘭林河,這些名字都是滿語歡喜的音譯。據五常市志,遼稱淶流水,金稱淶流河,明稱納憐河納林河,清初為摩琳河。拉林河是淶流的諧音,是中國東北的一條河流,為松花江最大的支流。舒蘭市志記載:拉林,滿語「爽快之意;」遼史「作喇離」;《金史》作「落黎」。

河系概況

拉林河發源於長白山張廣才嶺地區。全長448公里,流域面積21844平方公里。年均徑流量35億立方米。主要支流有溪浪河牤牛河卡岔河

河域概況

拉林河源頭在黑龍江省五常市與吉林省敦化市交界長白山山脈的張廣才嶺南部,敦化縣別石砬子山五常市老爺嶺(大禿頂子)。 流經五常舒蘭榆樹雙城扶餘等縣(市),在雙城市多口店附近匯人松花江,並且是吉林省黑龍江省界河。歷史上被稱作淶流水來流水剌林河。匯集高山融雪的拉林河與牤牛河流經五常縣境內,因水量大、水質好、造就了聞名世界的五常大米[1]

鐵路古蹟

2005年3月,中鐵九局在興建鐵路橋期間,施工人員於河床地底發現了一輛超過百年歷史的蒸汽機車

河運歷史

  • 在遼金時代,拉林河水大流深,可通大船至松花江。金滅遼後,為了把從汴京掠獲運往上京會寧府(今阿城白城西),在拉林西瞪眼溝開鑿了溝通拉林河與松花江的漕運運河一條,俗稱金兀朮運糧河,金滅後卻淤積荒廢。
  • 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縣內不論官辦、民辦砍伐的木材,多由河道運輸。每年一般在桃花水下山時節,將原木編成木排,由牤牛河拉林河上游順流而下,每排2人操縱,放至牤牛河與拉林河匯合處(運距約180華里),將兩排並為1排,由4人流放,流放300華里左右,至中東鐵路沿線的木材集散地蔡家溝,開始停排,出河販賣,每年流放木材約10萬立方米。
  • 日本侵略者侵入本縣後,森林統被日本採伐、組合霸占,木材流放採用散放"趕羊"的方式,每年近10餘萬立方米木材均在桃花水下山後的十幾天內推進上遊河道,後來因水景不足,不能達到散放"趕羊",於是便在拉林河上築起16道水閘,在牤牛河築起12道水閘,以提高水位,使木材能流放下來。兩河木材分別流送到山河屯金家口門安家口門兩處出河上岸。山河屯金家口門和安家口門各占地20餘公頃,原木入圈後,由河把頭指揮出河。當時,以人力撈抬上岸。按材長、樹種、材種歸楞後,用鋪有道軌的馬拉"軲轆馬予"(鐵車架),從兩個口門分別倒運至山河屯安家站兩個貯木場(均在火車站附近),然後再由安家站和山河屯站裝火車,有的幾經周轉運往日本,有的銷售其他省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