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塘栖枇杷

增加 105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 塘栖枇杷 ''' 产于 [[ 浙江省 ]] 余杭是全国享有盛名的传统特色果品,塘栖枇杷成熟早,是初夏淡季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优良水果,是果中珍品<ref>[http://jiuban.moa.gov.cn/sydw/ynzx/xtxx/guaguo/rdsg/201003/t20100329_2504711.htm 塘栖枇杷],农业农村部,2010-3-29  </ref>。其按果肉颜色分为白色和红色两类约计19个品种,主栽品种5个:" :“ 软条白砂" " 大红袍" " 夹脚" " 杨墩" " 宝珠" ,尤以" 软条白砂" 为最,属国宝级优质品种,堪称枇杷中的珍品。枇杷可入药,具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健胃利尿等功效。
==简介==
塘栖是中国枇杷四大产地之一,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独特的地理位置及优厚的人文底蕴,自唐代以来盛产枇杷著称于世。塘栖枇杷以色艳形美、肉质细嫩、汁多味鲜、风味卓绝而闻名天下。据史书记载,早在隋代开始种植,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 [[ 历史 ]]
==地质资源==
[[ 杭州 ]] 塘栖是典型的平原水网地区,河湖池塘星罗棋布,土壤深厚肥沃,气候条件适宜,特别适合于枇杷生长发育。该地枇杷林蜿蜓密布,冠盖浓郁,四时苍翠,这方人文水土,孕育了品质超群、风味特佳、古今闻名的塘栖枇杷。
塘栖枇杷的地域分布范围主要集中在塘栖镇和仁和镇、崇贤镇,主要产区在塘栖的塘南、东塘、沾驾桥等乡。 [[ 余杭县 ]] 的塘栖, [[ 江苏 ]] 吴县的洞庭山和福建莆田的宝坑,为 [[ 中国 ]] 三大枇杷产地,其中以塘栖枇杷产量最多,品种也最好。
==产品特性==
塘栖枇杷果形美观,色泽金黄,果大肉厚,汁多味甜,甜酸适口,风味较佳,营养丰富。五月江南碧苍苍,蚕老枇杷黄。塘栖枇杷 初冬开花,花极清香,每一花束由60—90朵小花组成,五月果熟。每逢隆冬 [[ 腊月 ]] ,百花凋零,枇杷花冒寒开放,洁白如玉,深为历代文人和画师所喜爱,称之为“枇杷晓翠”。近代著名画家 [[ 吴昌硕 ]] ,就曾常常于超山赏 [[ ]] 之后,来到邻近的塘栖,欣赏那团团绿树,累累金果的 [[ 枇杷 ]] 林,并就此创作了不少以枇杷为题材的中国画,其中有一幅题诗曰:“五月天热换葛衣,家家 卢桔( 枇杷的别称)黄且肥。鸟疑金弹不敢啄,忍饥束向林间飞。”
==营养价值==
含有丰富的 [[ 胡萝卜素 ]] [[ 维生素B ]] 、C、糖类、 [[ 脂肪 ]] [[ 蛋白质 ]] [[ 苹果酸 ]] [[ 柠檬酸 ]] 以及钙、磷、钠、铁等对人体新陈代谢非常有益的物质,此外,其果核中含有苦杏仁甙、叶片中含有皂甙、维生素B1等物质<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88523e890101gzax.html 走进中国"枇杷之乡"],新浪博客,2014-05-23 </ref>。它的用法颇多,可以用枇杷叶煮汤喝,或是用来敷患部,也可用大量的叶子来洗枇杷浴,而枇杷的果实和种子核也可食用。干燥的枇杷制成果酱则终年可食用。它既能美化环境,又能起抗癌保健作用。 同时可加工成糖水罐头、果酒、果汁、果膏等。枇杷可入药,具有润肺、止咳化痰、健胃利尿、清热等功效。
==种植情况==
==获得荣誉==
塘栖枇杷于1963年5月在 [[ 北京 ]] 首届全国农业展览会上展示;
1980年全国枇杷品种评比中获鲜食、制罐两项第一名;
1999年10月注册了" 塘栖" 牌商标,同年获杭州市优质农产品展销暨新技术新品种交易会金奖 ,2001年获中国浙江省国际农业博览会银奖;
2001 年获中国浙江省国际农业博览会银奖;同 年11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命名塘栖镇为" 浙江枇杷之乡"
2003年获浙江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面积5000亩;
2004年5月,中国塘栖枇杷节开节仪式上宣布,久负盛名的塘栖枇杷 刚刚 成功申报枇杷原产地域产品保护,枇杷也有了全国性的产地品牌。同年5月18日, [[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批准对塘栖枇杷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
2005年获浙江省名牌产品和杭州市著名商标,同年11月获余杭区公众喜爱的十大商标;
==视频==
 
===<center> 塘栖枇杷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 浙江电视台·吃和远方--塘栖枇杷专题 </center>
<center>{{#iDisplay:j0876n9hayh|560|390|qq}}</center>
 
<center> 顺丰 X塘栖枇杷宣传片 </center>
<center>{{#iDisplay:v0802djl2pt|560|390|qq}}</center>
719,29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