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53
次編輯
變更
瓜达莱特战役
,無編輯摘要
随着西罗马帝国奴隶制的崩溃,[[各日耳曼]]国家开始了封建化过程。所谓封建化就是采邑制的普遍实行,采邑就是封地,国王在战争中将土地分封给酋长,酋长又将土地分封给追随他的人,这些酋长后来形成世俗贵族集团。<ref>[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LSYJ195601005.htm 封建化过程], 知网空间, </ref>
[[ File:战役2.jpg|缩略图|居中|450px|[https://image.so.com/view?q=%E6%AC%A7%E6%B4%B2%E6%88%98%E5%BD%B9&src=srp&correct=%E6%AC%A7%E6%B4%B2%E6%88%98%E5%BD%B9&ancestor=list&cmsid=5cd8c2cab317d32e6d88d134283b4f16&cmras=0&cn=0&gn=0&kn=0&fsn=60&adstar=0&clw=250#id=9ca667320537c672ac7b1ac594bd7cb4&prevsn=60&currsn=120&ps=170&pc=59 原圖鏈接][https://www.toutiao.com/i6456347482568786446/ 来自 今日头条]]]
通过层层分封,形成一种从小到大的领主与附庸的关系。在采邑内,领主拥有政治权利、经济权利、司法权和自己的武装。根据封建法律,国王有权要求贵族提供服务,宣誓效忠,但国王也有义务保证贵族的合法权利,从而形成双向权利、义务的"准契约关系",这与中国的封建制有极大的不同。
此战役后,阿拉伯人对西哥特的武装征服就似在旅游观光,仅仅半年的工夫,绝大部分的伊比利亚半岛就纳入了阿拉伯帝国的版图,只有少数地方进行了顽强抵抗。直至732年,在法兰克王国[[墨洛温王朝]]末期的宫相查理·马特率军于图尔战役中击退了阿拉伯人对法兰克的进攻,此后阿拉伯帝国的势力才止步于比利牛斯山脉。
[[File:战役3.jpg|缩略图|居中| 450px|[https://image.so.com/view?q=%E6%AC%A7%E6%B4%B2%E6%88%98%E5%BD%B9&src=srp&correct=%E6%AC%A7%E6%B4%B2%E6%88%98%E5%BD%B9&ancestor=list&cmsid=5cd8c2cab317d32e6d88d134283b4f16&cmras=0&cn=0&gn=0&kn=0&fsn=60&adstar=0&clw=250#id=0039edf40722f2649191dec98612e0bd&prevsn=120&currsn=180&ps=229&pc=59 原圖鏈接][http://www.sohu.com/a/364480542_139533 来自 搜狐]]]
一些西哥特人的残余势力退入贫瘠荒凉的北部[[阿斯土里亚斯]]山区继续抵抗,由此开始了持续7个多世纪的光复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