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9,727
次編輯
變更
现代舞
,無編輯摘要
19世纪末期,欧洲古典芭蕾单纯追求形式与技巧的倾向越来越严重,不仅影响整个舞蹈艺术的发展,而且也阻碍其自身的发展。内容与题材仍旧停留在神话传说、王子公主的范围内,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越来越大,成为舞蹈反映社会生活的巨大障碍。正是在这种危机中,现代舞应运而生。.
其创始人,公认为是美国舞蹈家[[伊莎多拉•邓肯]](Isadora Duncon,1877^-1927 ) <ref>[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DVCFORB705372O2W.html 现代舞蹈创始人伊莎多拉·邓肯],网易订阅,2018-10-30</ref> ,她认为古典芭蕾训练会造成人体的畸形发展。她向往原始的纯朴和自然的纯真,主张“舞蹈家必须使肉体与灵魂结合,肉体动作必须发展为灵魂的自然语言”,真诚地、自然地抒发内心的情感。
系统地为现代舞派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和训练体系的,是[[匈牙利]]人[[鲁道夫•拉]](RudolfVonLaban,1877-1968),他创造了一种被称为自然法则的训练方法,把人体动作的构成归纳为“砍、压、冲、扭、滑动、闪烁、点打、飘浮”等八大要素,认为正确处理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就能组成各种动作。他创造的“[[拉班舞谱]]”至今仍为世界上最有影响的舞谱之一。
==中国现代舞==
现代舞在中国有着宽泛的定义和曲折的发展过程。中国舞蹈艺术的先驱们在自身的舞蹈启蒙教育中,都曾尊名师学习过地道的西方现代舞。在他(她)们的艺术实践中,葆有与现代舞相通的自由与创新的理念,同时更强烈的追求舞蹈的民族性与时代精神。其中,[[吴晓邦]]“和着时代的脉搏跳舞”的至理名言 <ref>[https://www.docin.com/p-760680124.html 吴晓邦和他的舞蹈创作],豆丁网</ref> 和以《[[义勇军进行曲]]》、《[[游击队员之歌]]》、《[[饥火]]》等为代表的“20世纪经典”之作,应视为“中国现代舞”的珍贵精神财富。
在中国近现代舞蹈发展的历程中,广义而言,凡是不具有特定民族风格或古典程式的舞稻,似乎都可划入“中国式的现代舞”。但是,前面曾提到过的那些从生活中提炼舞蹈语言,反映民众关切的社会、历史事件,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的品格的作品,我们之所以未纳入“现代舞”范畴来介绍,因为从严格意义上,它们与属于西方现代派艺术体系的“现代舞”,从创作理念到表现形式都具有明显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