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臺北府城北門

移除 2,825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建築構造==
北門與其他三座城門(1905年拆除的[[西門]]和1966年改建前的[[東門]]、[[南門]])一樣,是屬於[[封閉的碉堡式]]城門。城門台座的石材採用[[大直]][[北勢湖]]一帶山區的[[安山岩]]。城樓外壁則以[[紅磚]]砌成,將城樓空間完全包圍,與其屋頂、台座連為一體,加強結構。屋頂為傳統臺灣建築常見的[[歇山顶]][[單簷重脊歇山式屋頂]];有[[偵察]]、[[防禦]]作用的二方一圓外壁窗洞較一般城門稍小,這兩個特徵都與東門相似。城樓內部空間有另一道內壁,與外壁形成一個「回」字形[[構造]],[[雙重護衛]]城樓。
 
==歷史==
 
===臺灣清治時期(1884~1895)===
台北府城於[[清]][[光緒]]10年(1884)年正式落成於[[艋舺]][[萬華區]]與[[大稻埕]]兩地中間的地帶。北門即為五座城門之一,是台北府城的正門。
為大稻埕(約略位於台北府城西北方)居民進出的[[主要通道]],更因城門面向[[淡水河]]口的緣故,因此對於防禦上的功能也有其重要因素。
 
===臺灣日治時期(1895~1945)===
1895年6月7日,已經於台灣北部登陸的[[日軍]]應仕紳代表[[辜顯榮]]等人請求,準備進入當時接近無政府狀態的台北府城。開啟日治時期的殖民序幕。
至1904年拆除台北府城大半城牆。1905年拆除西門後,因學者[[山中樵]]及其他學者的請命之下,再加上民政長官[[後藤新平]]的支持,才得以避免被拆除的命運。於1935年依《[[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保存法]]》指定為史蹟加以保存。
城牆被拆除後,牆基皆重新開闢為三線[[林蔭大道]](當時統稱為「[[三線路]]」)。北門的位置位於北三線路(今忠孝西路)與西三線路(今中華路)間的接點,加上整建或新設道路的交會,逐漸成為道路[[交通]]要衝的地標。
 
===臺灣戰後時期(1945~2013)===
*戰後初期,北門在內的四座城門,因年久失修,破損的情形日漸嚴重。
*1966年,台北市政府開始以「整頓市容以符合[[觀光]]需要」為由,將東門、南門和小南門改建為[[華北]]樣式建築。北門位於當時已經計畫興建[[北門高架橋]],又被稱為[[忠孝橋]]引橋,將通過北門所在位置,預定直接拆除北門,不再改建。
*1976年,北門高架橋開工,在學者極力爭取下,市政府才修改興建方案,改以彎道繞過北門所在位置。北門高架橋完工後的十幾年間,北門被高架道路主線和延平南路匝道緊密包夾。所幸整體原貌未受太大破壞。
*城樓外壁也在1970年代末期整修,一度以漆有紅底白線的木板所做成的仿外」包覆取代,頗受批評。
*1983年,經[[中華民國內政部]]評定為國家[[一級古蹟]]後,外觀的間接破壞才略為減少。
*1995年,北門高架橋的[[延平南路]]匝道使用率偏低而被拆除,解除北門被包夾的命運。
*此外,[[台北捷運]][[台北捷運南港線]]施工時,由[[台北車站]]至[[西門站]]間的路線自北門下方穿越。除了進行[[建物監測]]及[[潛盾隧道]]施作工法的修正外,並在城門的圓拱門洞及台座架設大型支撐系統(1996年拆除)。
*1998年左右,北門進行整修,並將「巖疆鎖鑰」橫額移回城門前方空地。完成後,搭配夜間燈光投射,呈現出北門日夜不同的風貌。
1,65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