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增加 3,330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简称国务院总理、总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府首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简称国务院总理、总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府首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的首长[1],是国家政务上的最高负责人[2]。国务院总理全面领导国务院的工作,召集和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国务院全体会议,可以签署和公布国务院令,应当根据宪法对国务院赋予的职权行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直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国务院总理每届任期为五年,1982年后宪法规定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体制中,国务院总理属于行政级别最高的第一级,为国家级正职。历任国务院总理全部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担任,是除中共最高领导人外的唯一例子。

国务院总理的前身是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是从1949年到1954年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下设政务院的负责人。

==职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务院总理有以下职权:

总理全面领导国务院工作,总理代表国务院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3];
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协助总理工作,并与国务院秘书长、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审计署审计长一起对总理负责[4];
国务院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总理具有最后决策权;
总理有权向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提出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审计署审计长、国务院秘书长的任免人选。
国务院发布的决定、命令和行政法规,向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提出的议案,任免行政人员,须由总理签署,才具法律效力。
总理出国访问期间,由负责常务工作的副总理代行总理职务。
总理召集和主持国务院全体会议。会议一般讨论重大问题或涉及众多部门的重大事项,全体会议一般每一季度或每半年召开一次。
总理召集和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讨论国务院工作中的重要事项,讨论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议案,国务院准备发布的行政法规,各部门、各地方请示国务院的重大事项等。会议一般每周召开一次。
总理可用自己名义发布国务院令,用来颁布和废止行政法规、任免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解除戒严等。
总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第四条在国务院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中,必须经国务院常务会议或者国务院全体会议讨论决定,例如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范围内部分地区进入紧急状态[注 1][注 2]。

==任免程序==

程序上,国务院总理由国家主席提名,交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投票通过,再由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大的决定任命。
只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会议有权力罢免国务院总理[5]。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免去总理的职务。[6]
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七五宪法》和《七八宪法》废除了国家主席的职位,改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提名总理的人选。
112,36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