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和氏璧

增加 29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和氏璧加工后成为秦、汉、魏、晋、隋、唐等[[中国历史|历代王朝]]的[[传国玺]],最后在[[五代十国]]的动乱中下落不明。
由于玉器在[[东周|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制度|礼法]]中占有的重要地位,和氏璧本身的价值亦被民间广泛传颂,因此其成为诸多中国文化中典故、成语的来源。和氏璧与[[随侯珠]]并称,始有成语随珠和璧、随珠荆玉的称号 <ref>[http://www.guoxuedashi.com/diangu/35468e/ 随珠和璧_历史典故],国学大师,2020-2-13</ref>
==历史、传说与典故==
[[秦昭襄王]]在得知和氏璧归属同一时期的赵国君主[[赵惠文王]]的赵国王室后,于前283年向赵国派遣使者,希望以15座城池来换取和氏璧,这便是成语「价值连城」的由来。
赵国出于对秦国的不信任并未立即答应交换和氏璧,赵国政府在商议后派遣[[蔺相如]]为代表携和氏璧出使秦国。蔺相如经过两次对秦王的试探后认定秦国是想借其强大的国力为后盾,强取玉璧而拒绝向赵国割让城池。于是蔺相如派他的副手穿上平民的服饰,走小路带和氏璧回到赵国。而蔺相如本人凭借在秦朝朝廷上不卑不亢的表现也平安回到赵国。此即成语“完璧归赵”的来源 <ref>[https://www.lsgushi.com/gushi/chengyu/5329.html 完璧归赵的故事源于晏婴吗?完璧归赵的主人公是谁?],来说历史故事,2014-12-22  </ref>
===受命于天===
<center>{{#iDisplay:g08188kr4qv|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936 玉雕;象牙雕及其他]]
717,79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