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莫里斯·梅洛-龐蒂

增加 560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莫里斯·梅洛-龐蒂.jpg|thumb|right|
[http://3.bp.blogspot.com/-cGG8yyukBCU/ULDe9pmjT0I/AAAAAAAAHMo/tonRZcSDsbU/s1600/11_09_Maurice-Merleau-Ponty.jpg 原圖連結]
[https://images.search.yahoo.com/search/images;_ylt=Awr9Im4MxVNeM.EAhixXNyoA;_ylu=X3oDMTE0cmwybjUyBGNvbG8DZ3ExBHBvcwMxBHZ0aWQDQjkzMThfMQRzZWMDcGl2cw--?p=Maurice+Merleau-Ponty&fr2=piv-web&fr=uh3_news_vert_gs#id=66&iurl=http%3A%2F%2F3.bp.blogspot.com%2F-cGG8yyukBCU%2FULDe9pmjT0I%2FAAAAAAAAHMo%2FtonRZcSDsbU%2Fs1600%2F11_09_Maurice-Merleau-Ponty.jpg&action=click「images -莫里斯·梅洛-龐蒂」] ]]
'''莫里斯·梅洛-龐蒂''' Maurice Merleau-Ponty (1908年3月14日-1961年5月3日),著名法國現象學哲學家,其思想深受[[胡塞爾]]和[[海德格爾]]影響。<ref>[https://plato.stanford.edu/entries/merleau- ponty/   斯坦福哲學百科全書-首次發佈於2016年9月14日 - 莫里斯·梅洛-龐蒂]</ref>
1961年5月3日,梅洛龐蒂在巴黎死於心臟停搏,享年53歲。
 
==哲學著作==
1942年,《按比例的結構》(La Structure du comportment)。
 
1955年,梅洛-龐蒂出版了更多的馬克思主義論文《方言的冒險》(Les Aventures de la Dialectique)。然而,這部著作表明了立場的變化:馬克思主義不再是歷史的最終詞彙,而是一種啟發式 方法論。
 
1965年,《行為的結構》。
 
1945年,《哲學現象》(Phénoménologiede laception)。
 
1962年,《感知現象學》。
==嚴格的哲學思想==
但在梅洛—龐蒂的眼中看來,唯物論者所設想的仍然是抽象的物質,也沒有給真正有生命的、活動著的身體足夠的理論關注。梅洛—龐蒂的思想根源有胡塞爾的意識哲學、海德格的存有論與當代心理學與其他自然科學,他承繼現象學的方法,配合最新近的科學研究,發展出一套植根於身體的存有論。<ref>[https://www.hk01.com/%E5%93%B2%E5%AD%B8/52516/%E6%A2%85%E6%B4%9B-%E9%BE%90%E8%92%82-%E8%BA%AB%E9%AB%94%E5%9C%96%E5%BC%8F-ep66   香港01 - 梅洛-龐蒂《行為結構》]</ref>
 
他開創了一項對於個體在世界中的化身的研究,試圖提出在一個純然的自由主義和純然的決定論之間的中間選擇,作為一個「為我之身」和「為人之身」間的解理面。
<ref>[http://homepage.ntu.edu.tw/~bcla/e_book/71/7105.pdf   臺大文史哲學報 第七十一期-觸覺中的身體主體性 ⎯⎯梅洛龐蒂與昂希 。]</ref>
 
==哲學著作==
1942年,《按比例的結構》(La Structure du comportment)。
 
1955年,出版《方言的冒險》(Les Aventures de la Dialectique)為馬克思主義論文。然而,這部著作表明了立場的變化:馬克思主義不再是歷史的最終詞彙,而是一種啟發式 方法論。
 
1965年,《行為的結構》。
 
1945年,《哲學現象》(Phénoménologiede laception)。
 
1962年,《感知現象學》。
==參考資料==
72,88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