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罗斯冰架

增加 67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罗斯冰架.jpg|350px|缩略图|右|<big>罗斯冰架</big>[https://cn.bing.com/th?id=OIP.QqdF8JHuma6rIR4IdYV3AAHaFB&pid=Api&rs=1 原图链接][https://cn.bing.com/images/search?view=detailV2&ccid=QqdF8JHu&id=3E8F023D0D5A0D50C823E2D27251F433C8B087DD&thid=OIP.QqdF8JHuma6rIR4IdYV3AAHaFB&mediaurl=http%3a%2f%2fi.weather.com.cn%2fimages%2fcn%2fclimate%2f2013%2f05%2f16%2f61E4B732A4FB2E2F4DAC18CF2064E4B1.jpg&exph=326&expw=480&q=%E7%BD%97%E6%96%AF%E5%86%B0%E6%9E%B6&simid=608054475391239698&selectedIndex=2&ajaxhist=0 来自 必应 的图片]]]
罗斯冰架 ''' 罗斯冰架 ''' (英语:Ross Ice Shelf)是世界上最大的 [[ 冰架 ]] ,位于 [[ 南极洲 ]] [[ 爱德华七世半岛 ]] 和罗斯岛之间,东西长约800公里,南北最宽约为970公里,冰架靠海边缘高60米,接近陆地的边缘,最厚有750米,冰架面积约52万平方公里,差不多等于一个法国那么大,四周冰壁陡峭。 
理查·伯德(Richard Byrd)的著名冒险日志《独自一人》(Alone)的背景环境,就是罗斯冰棚。
==冰架的发现==
1841年, [[ 英国 ]][[ 海军 ]] 探险队乘坐两艘三桅木船,穿过通南极洲的 [[ 太平洋 ]] 看冰区,企图确定地球 [[ 南磁极 ]] 的位置,4天后,他们驶出浮冰区,以为前边畅通无阻,不料,他们遇见一堵巨大的冰壁,挡着了去路,探险队长罗斯爵士惊呼道:“要穿过这道冰壁犹如穿越多佛悬崖,绝无可能”这座冰架后来就以他的姓氏命名。
==冰架的观测==
由于该地区的极端条件,直接研究南极洲的罗斯冰架很困难。 [[ 科学家 ]] 认为他们已经找到了一种监测远处冰架变化的方法。该团队发现,冰架上的风会导致冰架振动。这种振动产生了几乎恒定的地震音,可以用来远程监测冰架的变化。罗斯冰架是南极洲最大的冰架,大小与 [[ 德克萨斯州 ]] 相当。这个冰架在防止冰从南极大陆流入海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是一种软木塞。
冰架倒塌会导致问题,特别是像罗斯冰架一样大的冰架,随着冰架的消失,冰可以更快地从陆地流入 [[ 海洋 ]] ,导致海平面上升。南极洲冰架的崩塌是由于 [[ 地球 ]] 周围海洋和气温升高造成的。
==冰架的研究==
“罗塞特-冰计划”(ROSETTA-Ice project)是一项为期三年、多机构数据收集调查南极冰的项目,它对罗斯冰架(Ross ice Shelf)、冰架结构以及冰架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进行了前所未有的观察。
罗塞特-冰研究小组的成员详细描述了他们如何发现了一个限制海水流向的 [[ 古代 ]] 地质结构。这一发现表明,局部洋流可能在未来冰架的退缩中扮演重要角色。
冰架是大面积的浮冰,减缓了南极冰流入海洋的速度。罗塞特-Ice公司从巨大的罗斯冰架上收集数据,这有助于减缓南极洲约20%的地面冰流入海洋,相当于全球海平面上升38英尺。南极洲的冰已经在加速融化。预测冰架将如何随着地球持续变暖而变化,需要了解冰、海洋、 [[ 大气 ]] 和地质相互作用的复杂方式。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些过程,多学科的罗塞特-冰研究小组走近了罗斯冰架,就像 [[ 探险家 ]] 第一次造访一颗新 [[ 行星 ]] 一样。该团队面临的关键挑战是,如何从一个 [[ 西班牙 ]] 大小的地区收集数据,而那里的冰层往往超过1000英尺厚,阻碍了更传统的基于船只的海底调查。解决方案是IcePod,这是第一个设计用来收集极地地区高分辨率数据的系统。IcePod是 [[ 哥伦比亚大学 ]] 拉蒙特-多尔蒂地球观测站开发的,安装在一架货机上。它的仪器测量冰架的高度、厚度和内部结构,以及下垫 [[ 岩石 ]] 的磁性和重力信号。
==视频==
112,47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