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西表山猫

移除 27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西表山猫''',又称西表猫,是栖息在[[日本]][[琉球列岛]][[八重山群岛]]中[[西表岛]]上的一种[[猫科]]动物。在发现之初,被认为是新物种,后来认定是[[豹猫]]的亚种,称为“豹猫西表亚种”
== 发现 ==
在当地的方言中,西表山猫被称作「{{lang|ja|ヤママヤー}}」(山里的猫)、「{{lang|ja|ピンギーマヤー}}」(逃走的猫)及「{{lang|ja|ヤマピカリャー}}」,可以得知西表山猫并不是由[[家猫]]野生化而成的[[野猫]]。
1965年3月,动物作家[[户川幸夫]]收集到了西表山猫的头骨及毛皮标本,并进行相关研究。1967年捕获了野生个体(公、母猫各一)。同年,[[日本]][[国立科学博物馆]]馆长[[今泉吉典]],将西表山猫作为新品种命名,在学会上发表。
在当时,前一次发现野生猫的新品种已是70年前的事情,因此这被当作20世纪 [[ 生物学 ]] 上最大的发现。而西表岛的面积只有约290平方公里,这也是世界上有山猫存在的岛屿中最小的。 ==形态特征==
== 生态 ==
体长50-60 cm、尾长23-24 cm、体重3-5 kg。
体型残留原始的特征,比一般猫略为粗胖,躯干很长,四肢粗且短。身体背面、侧面为暗褐色,腹部较淡,侧面在灰褐色的部份有不明显的暗色小斑纹散布。[[肉垫]]比一般猫大,尾巴也很粗,尖端有些许毛成簇,使得外观上看来更粗。鼻梁很大, [[ 眼睛 ]] 周围有白黑条纹。耳朵很圆,尖端没有耳壳里的前头房毛。耳朵背面和许多山猫类同样有被称呼为「虎耳书斑」的 [[ 黑色 ]] 边缘以及白色斑纹。牙齿28个,较一般猫少了一对上颚前臼齿。
其生活方式至今尚未明朗。除繁殖期会成对行动外,平时均单独生活。主要在沿岸地区高度较低的区域生活,喜欢湿地和川边。平时在地面生活,但会爬树及 [[ 游泳 ]] [[ 食物 ]] 来源广泛,会捕食鸟类、鼠类、蜥蜴、蛇、青蛙、虾、小[[河蟹]]、昆虫等,有时也会捕捉幼野猪,也有潜水捕捉猎物的习性。被人圈养的西表山猫 「{{lang|ja|ケイ太}}」 除了肉类以外,每天也吃嫩草。多数山猫可以迅速确实的以獠牙插入猎物的脊髓来杀害猎物,但还不确定西表山猫是否也是如此。在岛上没有天敌,为唯一的肉食哺乳类动物,位于岛的食物链的顶点。
一般认为在饲养下的寿命为8-9年,野生更短。在1979年,一只出生后约五周大的雄性幼猫 「{{lang|ja|ケイ太}}」 与父母猫走散,被送到冲绳 [[ 儿童 ]] 国家动物园水族馆饲养,最后衰老而死,共活了13年。
[[Category:380 動物學總論]]
717,81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