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方法学

增加 11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谈谈方法》.jpg|260px|缩略图|右|<big></bi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211/1ad5859f1e6848e08525c3238030ec9a.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372275717_100029992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 方法学 ''' (又称为方法论) ,是 [[ 哲学 ]] 用语,指的是研究如何处理问题的一个哲学分支。南宋 [[ 哲学家 ]][[ 朱熹 ]] [[ 格物致知 ]] 论是方法论的典型例子。法国哲学家 [[ 笛卡儿 ]] 在1637年出版的哲学论著《谈谈方法》,被认为是有关方法论的重用著作,影响了西方主流学界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和科学方法的发展,对西方近代 [[ 科学 ]] 的快速发展起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定义==
一门学问采用的方法、规则与公理;
 
一种特定的做法或一套做法;
 在某种 [[ 知识 ]] 的领域上,对探索知识的原则或做法而作之分析(梅里厄姆-韦伯斯特词典)。 
方法学意味着的通用概念<ref> [http://www.docin.com/p-634790789.html 面向对象方法学概念],豆丁网,2010-09-14</ref>就是:在某一门学问或所要探索的知识领域上,对所使用之个别方法加以整合、比较探讨与批判。
大多数科学学问都有它们各自特定的研究方法;方法学的任务,在于提出一系列能够支持这些方法之准确性和有效适用的原理。换言之,方法学在于证明方法的有效或无效,并提出支持采取或不支持采取该方法的理由。
在软件工程与专案管理中,方法学通常是指一系列编撰好的建议方法,有时还包括训练材料、正规 [[ 教育 ]] 性程序、工作表和图像工具。与其被称为方法学,这些概念比较适合叫作方法。
==发展史==
=== 古中国 ===
*公元前600年: [[ 孔子 ]] 提出了正名的要求,并提出“能近取譬”和“举一反三”等类推方法。 *公元前350年: [[ 墨子 ]] 在《墨经》中阐述了力的概念和力矩原理、槓桿原理,也提出了「粒子论」的雛形,指出「端」是不占有空间的,是物体不可再細分的最小单位。 *公元前300年: [[ 公孙龙 ]] 通过对“白马非马”这一命题的具体分析,提出了“唯乎其彼此焉”的正名原则。 *公元前250年: [[ 韩非 ]] 提出了「矛盾」概念,揭示了矛盾律。 *公元前250年: [[ 荀子 ]] 系统化地整理了名家和墨家對 [[ 儒家 ]] 正名思想的 [[ 逻辑學 ]] 理论。 *公元86年: [[ 王充 ]] 在反对宗教神学的斗争中,著作了《 [[ 论衡 ]] 》,强调要通过论证而达到辨真伪、证是非、驳虚假的目的。 *公元240年: [[ 王弼 ]] 为代表的“言不尽意”论和欧阳建的“言尽意”论之间的辩论。 *公元1000年: [[程朱理学| 程朱学派 ]] 把「理」作为思想本体,發展出由一理推知諸理的认识论观点,是北宋理学的主要內容。
=== 古典西方主流學派 ===
在1960年代以前,西方科学研究的方法,从机械到人体解剖的研究,基本是按照笛卡儿的《 [[ 谈谈方法 ]] 》<ref>[https://www.sohu.com/a/341906038_136745 笛卡尔:谈谈方法(完整版)],搜狐, 2019-9-19 </ref>进行的,对西方近代科学的飞速发展,起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笛卡儿在《谈谈方法》中指出,研究问题的方法分四个步骤:
*永远不接受任何我自己不清楚的真理,就是说要尽量避免鲁莽和偏见,只能是根据自己的判断非常清楚和确定,没有任何值得怀疑的地方的真理。就是说只要没有经过自己切身体会的问题,不管有什麽权威的结论,都可以怀疑。这就是著名的“怀疑一切”理论。例如 [[ 亚里士多德 ]] 曾下结论说,女人比男人少两颗牙齿。但事实并非如此。 
*可以将要研究的复杂问题,尽量分解为多个比较简单的小问题,一个一个地分开解决。
 
*将这些小问题从简单到复杂排列,先从容易解决的问题着手。
 *将所有问题解决后,再综合起来 [[ 检验 ]] ,看是否完全,是否将问题彻底解决了。
==参考文献==
39,65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