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德国:总理,施罗德

移除 11,623 位元組, 4 年前
重定向页面至格哈德·施罗德
{{Infobox person| 姓名 = 格哈德·施罗德| 图像 = #REDIRECT [[File:国际风云人物·施罗德.jpg|缩略图|center|[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46584970236&di=f68396dd0ef799dbad5f9e08290c8fa3&imgtype=0&src=http%3A%2F%2F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2Fimages%2F20180521%2F021f951e1d2a448b9929903081bde23e.jpeg 原图链接][来自百度图片]]]| 出生日期 = 1944年4月7日 北威州德特莫尔德市| 国籍 = 德国| 职业 = 德国总理| 母校 = 格廷根大学| 信仰 = 基督教}} <big>'''格哈德·施罗德 '''</big><ref>[http://www.gerenjianli.com/Mingren/04/o2ncn7d802n8l55.html] 格哈德·施罗德 简历- 名人简历 </ref>><br>* 格哈德·施罗德 (Gerhard Schroeder) 1944年4月7日出身于[[德国]]北威州德特莫尔德市莫森贝格镇的一个工人家庭,自幼家境贫寒。生活的艰辛磨炼了施罗德自立、自强的性格。* 1998年至2005年德国总理。他的政治生涯从左派德国社会民主党(SPD)展开——他一度作为党主席。他领导了SPD和德国绿党组成的联盟。在成为专职政治家之前,他也是一个成功的律师。<br>== 人物经历 ==* 1958年,施罗德开始了店铺学徒的生涯。* 1962年,施罗德在工作之余施罗德参加了哥廷根夜校。* 1963年,施罗德加入德国社会民主党(社民党)。* 1966年,开始在哥廷根大学学习法律,并在1971年获得文凭。* 1968年,与第一任妻子爱娃结婚。* 1969年,他当选为德国社民党哥廷根地区青年社会主义者联合会主席。* 1972年,与爱娃离婚,并与第二任妻子安娜结婚。* 1976年,在通过了第二次法律考试后,在汉诺威成为律师。* 1978年,他当选为德国青年社会民主党主席。* 1978年至1980年,他担任社民党青年社会主义者联合会主席。* 1980年至1986年,他担任联邦议院议员。与妻子安娜离婚,并与第三任妻子希尔特露特结婚。* 1984年,他担任社民党下萨克森州主席。* 1986年至1990年,他担任下萨克森州社民党议会党团主席。* 1990年至1998年,他担任下萨克森州州长。 * 1997年10月,他在与希尔特露特离婚三周后,与多丽斯?科普夫结婚。* 1998年4月17日,施罗德在德国社民党特别代表大会上被正式推举为该党联邦总理候选人。* 1998年9月27日,他在德国第14届联邦议院选举中击败科尔,当选为德国总理。* 1999年4月12日,他当选为社民党主席。* 2001年11月19日,他再次当选连任。* 2002年10月22日,他蝉联总理至2005年11月。* 2003年11月17日,他再次当选为社民党主席。* 2004年2月6日,施罗德宣布辞去该党主席职务。== 社会职务 ==* 2005年11月21日电,施罗德宣布他于23日正式退出议会,并从此告别日常政治事务。* 2006年3月,施罗德被选为北欧输气管道建设公司监事会(股东委员会)主席 。 == 成长经历 ==* 施罗德的生涯开始于工人阶级背景,然后是与政治生涯一样成功的律师工作。* 施罗德出生在德国北威州德特莫尔德市(Detmold)莫森贝格镇(Mossenberg)。他的父亲福瑞兹·施罗德在施罗德出生后不久后于[[罗马尼亚]]战死。直到2001年他才知道父亲战死的地方,当时那个距离Bucharest西北375公里Ceanu Mare的一个村子正在当地改建公墓,他也被邀于2004年8月12日访问了那里。他的母亲埃里卡(Erika)在农场工作供养着整个家庭:她自己还有两个儿子。后来她和 Paul Vosseler 再婚,然而依然十分努力的工作(做清洁女工),养育着家里的5个孩子,现今住在Bexten。* 施罗德最初在格丁根做售货员,在此期间他为了取得Mittlere Reife(高中)文凭在夜校学习。为了取得大学入学资格,施罗德努力学习,终于1966年在Westfalen-Kolleg(比勒费尔德)通过了中学毕业考试。1966年到1971年他在格丁根大学攻读法律专业,并于暑假时候靠打工来挣自己的生活费。1972年开始施罗德作为助教供职于格丁根大学,1976年他通过了第二个律师考试,直到1990年前,他一直是一名律师。 == 政治生涯 ==* 施罗德于1963年加入德国社会民主党,并于1978年成为社民党的青年组织,青年社会主义者的联合会主席。1980年,施罗德作为社民党于下萨克森州首府汉诺威选区的代表,当选德国联邦议院议员,作为一名年轻议员,他没有穿传统的西装领带而用便装出席在议会上。1986年他被推举为社民党于下萨克森州州议会选举的主要竞选人,与此同时,他也进入了社民党联邦委员会成为领导人之一。1990年,社民党在下萨克森州竞选获胜,施罗德担任州总理,并直到1998年3月,三次连续获得该州选举的胜利。1998年10月27日,施罗德领导的红与绿联盟在大选中获胜,成功当选德国联邦总理。在2002年9月22日举行的2002年德国联邦选举中,联盟再次胜利,也为施罗德赢得了又一个四年的任期。* 1999年3月,SPD主席奥斯卡·拉方丹(Oskar Lafontaine)离职,施罗德接掌了他的办公室。2004年二月他辞去主席一职,把精力集中在德国的改革进程上,由弗朗茨·明特费林(Franz Müntefering)继任主席。民意调查显示,民众对SPD的支持到达历史新低也与他辞去主席一职有关,此时由于内政外交上的一系列问题,SPD继续执政的前景很不被看好,民意调查显示,在野党CDU将最终取得2006年大选的胜利。2005年5月22日,SPD在传统民意支持地北莱茵-威斯特法伦的州选中亦被CDU颠覆,作为反应,施罗德迅速声称接受不受民众拥护的事实,会“尽快为新的联邦选举铺平道路”,于议会中首先通过对其个人的不信任议案,进而根据宪法对总统提请解散议会提前发起联邦选举。* 提前选举的请求被通过,在同年9月18日举行的提前大选中,施罗德虽然领导SPD相当成功地挽留和扭转了一部分选民的支持,连续追回民意率,并于最终选举中进一步获得大幅超出事先调查机构估计的得票,但仍然不足以和绿党达到多数而继续执政。在之后的多方组阁磋商中,逐渐丧失主动,最终SPD与主要竞争者CDU/CSU结成大联盟,由对方选举人梅克尔担任总理。10月,施罗德宣布自己将不再于内阁任职,并于http://www.hudong.com/wiki/%E6%A0%BC%E5%93%88%E5%BE%B7%C2%B7%E6%96%BD%E7%BD%97%E5%BE%B7/11月证实将退出政坛。* 施罗德离任后,出任世界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和出口商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一个天然气管道建设项目的董事长。 == 国内政策 ==* 施罗德的红绿联盟政府内政方向采取了与托尼·布莱尔和比尔·克林顿不同的所谓第三路线,他们所采取的一些积极的政策获得了声誉,例如促进可再生能源,认可同性恋的合理关系,试图阻止联邦州引入大学学费等。他获得的选民支持也相当程度地来自于其所支持的2010议程这一改革项目,包括调整社会福利系统支出(国家健康保险、失业金和养老金),降低税率和改善雇佣制度(Hartz I - IV)。* 但在位期间,德国经济不断陷入低谷,社会保障体系难以为继,失业率屡屡上升。2002年选举后,在民意测验中施罗德的SPD党正不断失去支持,失业率达到战后最高水平,使得德国的“福利国家”形象受损,最终由于这一系列国内经济问题而面临反对并成为下台重要原因之一。 == 外交政策 ==* 施罗德曾出兵科索沃和阿富汗,这是自二战以后德国联邦国防军首次出现在北约以外的领土上。在2001年9http://www.hudong.com/wiki/%E6%A0%BC%E5%93%88%E5%BE%B7%C2%B7%E6%96%BD%E7%BD%97%E5%BE%B7/11事件以后,由于宣称有长期与恐怖主义斗争的经验,施罗德政府亦出兵协助美国,至其解任时,德国在阿富汗驻兵达2000人,仅次于美军。* 但与法国总统雅克·希拉克一起,施罗德强硬地反对2003伊拉克战争,他拒绝对伊拉克战争提供任何军事支持。他的反对导致了美国和德国之间政治摩擦,象征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德国作为美国最重要和亲密的伙伴关系终结。施罗德反对打击伊拉克的观点应是出于多种原因的考虑,其中最主要的是民众的反应特别是SPD的支持者和联合执政党对战争的看法。* 在施罗德这一系列的政治与权力的游戏中,德国与一些欧洲国家的关系变得紧张;例如[[奥地利]]、捷克共和国、[[西班牙]]和[[瑞士]]。但在位期间,德国也与俄罗斯关系发展顺利,并与同样支持反对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法国立场更接近。在其领导下,德国也同样扮演了反对战争和反思历史者的形象,2004年,施罗德获邀参加了诺曼底登陆60年纪念,也成为了第一位获得此资格的德国总理。* 施罗德在位期间也大力推动了与中国的关系,其本人每年皆访问中国,并对北京立场予以理解和支持,促使中国成为德国一大贸易伙伴。在2005年大选前夕,施罗德的外交立场仍被多数德国选民所支持,这也成为了其选战中的主要宣传筹码之一。 == 访华时间 ==* 曾于1999年5月和2001年、2002年12月和2003年12月来华访问。* 2004年12月对中国进行工作访问。* 2008年6月,应中国人民外交学会邀请访华。2008年10月访华。  == 政治风格 ==* 在他的任期第一年,施罗德就以“媒体总理”闻名,由于不时采取协商来完成个人决定,其赢得了温和的形象。经过几次的改组内阁,反对党CDU在德国联邦议会逐渐占据多数而不断发难,因此施罗德的风格有时也会因为总理办公室的授权突然的改变。* 施罗德被认为是一个相当有领袖才华和魅力的政治家,他能够完成相当富有感染力的演说,思维敏捷逻辑清晰,在两届新大选之前的电视辩论中均压倒竞争对手而足够赢得大量新支持。由于拥有良好的政治形象,在多次民意测验中均显示,民众对他个人的喜好均在于对社民党本身的认可度之上。* 他也被认为相当富有理想和冒险主义色彩,包括做出提前大选的决策,被大量媒体舆论认为是一种极富危险和赌博性的政治手段,即希望利用对手尚未完成充分准备和推选更有魅力的竞选人的机会而试图一口气扭转选举形势。由于在随后的选战中其确实依靠个人政治魅力以及非凡的战斗意志连续不断夺回失地,拯救了SPD的执政党地位,但又在最后一刻未能完成个人的目标而选择退出政坛,也就为增加了强烈的传奇色彩。 == 参考资料 =={{Reflist}} == 外部链接 ==* [https://www.fmprc.gov.cn/web/gjhdq_676201/gj_676203/oz_678770/1206_679086/xgxw_679092/t7261.shtml 朱镕基总理与德国总理施罗德举行会谈]* [https://www.fmprc.gov.cn/web/gjhdq_676201/gj_676203/oz_678770/1206_679086/xgxw_679092/t7232.shtml 德国总理施罗德会见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 [http://news.southcn.com/international/jczhuanti/intstars/sld/ 国际风云人物·施罗德·国际专题·南方网] [[Category:德國軍政人物]]
4,99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