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赣剧

增加 30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历史沿革==
''' 起源'''
赣剧,其起源和前身为弋阳腔,为著名的古代四大声腔之一,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弋阳腔更名为赣剧。赣剧被誉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京剧的"鼻祖",其发展对京剧、川剧、湘剧、秦腔等多个剧种的形成产生过非常深远的影响。
赣剧的形成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宋、元以后,南戏开始流传于我国东南诸省。赣东北地区的饶州、广信两府,曾归江浙行省管辖,明代洪武初年划入江西省。由于交通方便和贸易往来,南戏随之传入广信府的弋阳县。当时,在弋阳县落脚的南戏,是专演《目连救母》戏文的。这种戏文,因为受到当地宗教思想的影响,逐渐发生一些变化,从而形成一种具有江西特点的南戏,被人称为"弋阳腔",与江浙地区的其他南戏声腔,并驾齐驱。明代成化、弘治年间(1465--1505)祝允明《猥谈》在对南戏声腔的评述中,就提到了江西的弋阳腔,作为赣剧的主要声腔,弋阳腔是最为古老的。
''' 弋阳腔的发展'''
这种弋阳腔在形成以后,在剧目上除原有的《目连戏》以外,主要是以扮演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如《封神传》、《三国传》、《征东传》、《征西传》、《水浒传》、《岳飞传》、《东游传》、《南游传》、《西游传》、《北游传》和《铁树传》(许真君故事)等十二种。和《目连戏》一样,每种都分作七天演完。这种连台本戏的出现,为弋阳腔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音乐体制上,赣剧弋阳腔的唱腔由各种不同的曲牌组成,从如今保留的曲牌来看,主要是唱南曲,也有属于北曲的曲牌。根据音乐乐唱腔的特点,这种声腔又可分为[驻云飞]、[江儿水]、[香罗带]、[新水令]等类。长期以来,这种弋阳腔一直是干唱和带有人声帮腔的形式,由于是用假嗓子翻高八度的帮腔,故对本嗓帮腔的声调而言,便自称为"高腔"。赣剧从明代弋阳腔开始,到清代的乱弹诸腔以及昆腔的吸收,使它变成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多声腔的剧种。<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907310/6c42IrVW3usnwV6Cu5v_q0Ws_RA04yQ-j6dZXJzuXQWV-dagTnDjQNBRxQArd9xADWZLQRmp1KvBGf-Xotmg_UkJMvoFDf-xiM4jl4rR2Qc 赣剧 ]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9-07-14 </ref>
''' 寻根探源'''
赣剧,其起源和前身为弋阳腔,为著名的古代四大声腔之一。弋阳腔饶河班、信河班两大流派1950年相合,随后进入省会南昌,1953年正式成立江西省赣剧团,弋阳腔于是更名为赣剧。
自南宋以来,经元入明,弋阳及其附近地区几乎战乱未已、灾荒不断。洪武二十四年,弋阳户数,19,718户,人口51,653人。至清顺治六年,弋阳县人口仅有11,801人,人口锐减五分之四。是严重的生存危机把弋阳腔锻造成了"高腔"。弋阳腔是弋阳人顽强生命力的表现。 弋阳人"刻厉自奋,矜谨节义,"秉性耿直,崇尚宗教。弋阳腔熔铸了弋阳人的性格。通过对戏曲的审美活动,获得了自我释放,自我减压,自我陶醉的艺术享受,最终获得了精神的解放,和自我价值的肯定。明代弋阳人口急剧减少,"固有户存而人去者,逋亡迁徙,不著汔土也著于世矣。"由此,对于嘉靖年间"弋阳之调绝",该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解释。
''' 建国后'''
建国后,于1953年,赣剧进入南昌,并成立了江西省赣剧团。其后又创办了戏曲学校。1960年建立了江西省赣剧院(下设三个团),集广、饶两班于一堂,并把流行于都昌、湖口一带的九江青阳腔也划入赣剧范畴。至1985年,江西省共有十个赣剧团。曾先后到武汉、长沙、广州、福州、上海、南京、天津、北京,以及安徽、山东、吉林、辽宁、黑龙江等地演出。此外,还于1958年在弋阳创办了一个专唱高腔的专业剧团。
在50年代曾出现许多著名演员,如广信路的花旦潘凤霞、祝月仙,小生童庆·卓福生,正生乐一生,花脸陈犹红,青衣萧桂香,老旦李菊香和饶河路的旦角陈桂英、胡瑞华等。中青年演员有小生万良福、萧曼如,正生晏致健,花旦段日丽、熊振淑,青衣熊中彬、高金香,贴旦邹莉莉、童明明,武旦侯爱蓉、陈丽芳,老旦熊丽云,花脸汪炎振,小丑刘安琪等。
''' 枯木逢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赣剧的发展如枯木逢春,1950年从赣东北地区进入省会南昌,1953年正式成立了江西省赣剧团,不久创办了赣剧演员训练班,培养出一批弋阳腔子弟。在赣东北地区先后成立了九个赣剧团(其中弋阳县名为弋阳腔剧团)。1960年建立了江西省赣剧院。则时,作为赣剧的一种声腔,还将九江地区发现的青阳腔也纳入赣剧之中。<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907310/c95fYTyZEBQQt3_HMHyg9UZRy6oOscUL1JNTmE7r--r7oc9HwmtbybszDXHZmQ79ZlAKRgsTCmN-6agl_L04sEzZK2CpB_DmqH1kwRsnvswluGCJi0n4H5RQYg 赣剧破解传承危机 16年漫长人才“寒冬”后再招生 ] , 人民网 2019-07-19 </ref>
15,65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