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931
次編輯
變更
花雅之争
,無編輯摘要
从元代、明代开始,文人在昆剧创作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昆剧由此不断雅化:剧本文学水平提高,曲词文字格律加强,唱腔发展为“水磨腔”,语音用正音取代乡音,剧场表演日渐精细,体现出文人的美学追求和艺术情趣。“雅”变成了其他戏曲门类不具备、而为昆剧所独有的品性。
清代中叶,雍正帝禁除乐籍 <ref>[https://www.doc88.com/p-8781277969259.html 雍、乾禁乐籍与女伶:中国戏曲发展的分水岭],道客巴巴,2015-5-5</ref> 。过去的官属乐人为了生存,转向服务民间。[2] 戏曲演出的主要场地,也从私密的私邸堂会,转移到开放的公共戏园。于是,民间声腔大量兴起,因其淳朴、通俗、炽热、火爆而深受民众欢迎。这些新兴声腔和弋阳腔(高腔)一起,统称为“花部”(又称“乱弹”),与“雅部”(即昆腔)相对。
==影响==
经过花雅之争,汉民族戏曲的面貌发生了重大变革。雅部昆腔属于曲牌体。花部中,弋阳腔属于曲牌体,但其后裔京腔已经出现了向板腔体转变的趋势;秦腔是首先成熟的板腔体声腔;其他花部诸声腔都属于板腔体。曲牌体中,一组套曲必须用同一宫调的曲牌,一支曲牌内的乐句也是固定的;板腔体的基本单位是一个对称的上下句,两句唱词就可以构成一个独立唱腔。曲牌体的音乐结构限制了对角色和剧情的表现能力,整出戏的场次安排固定、冗长;板腔体以上下句为单位,想长就长,想短就短,可以按照剧情和人物情感来编写唱词,场次安排也更灵活。曲牌体中,同一支曲调的唱法是固定的;板腔体中,同一支曲调,不同演员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改变板式和唱腔,为戏曲表演流派的形成提供了空间。花雅之争后,板腔体占据主流,汉民族戏曲的重心从文学创作转向声腔演唱、舞台表演,今日汉民族戏曲的总体格局就此奠定。
花部和雅部的竞争,也促进了各种声腔的交融。魏长生入京、秦腔大盛后,京腔戏班也开始学习秦腔戏。尤其是在第三轮竞争中,声腔间的交流融合成为主流。四大徽班都是能演二黄、高腔、昆腔、秦腔的综合性戏班。在多声腔戏班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出了后来的多声腔剧种 。<ref>[4]https:228[3//www.sohu.com/a/283565357_100178556 清代戏曲界有趣的“花雅之争”,全国各地的剧种都来凑了个热闹]:24 ,搜狐, 2018-12-21</ref>。 京剧就是在诸腔汇集的京师,以徽班为基础,融合徽调和汉调,又吸收昆腔、京腔、秦腔等特色,在花雅之争的背景下逐步演变而成的。其之所以能成为昆剧之后的剧坛宗主,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大量汲取昆剧的艺术成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