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花雅之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花雅之爭指的是清朝中葉,「雅部」和「花部」戲曲聲腔之間的競爭。以北京為主舞台,新興的花部諸聲腔向雅部崑腔發起挑戰,儘管官方抑花崇雅,但最終仍以花部昌盛、雅部衰落而告終。花雅二部的競爭及交流、融合,是中國戲曲史上的重要事件,對漢族戲曲總體面貌的變革產生了深刻影響。

背景

元代明代開始,文人在崑劇創作中扮演着愈發重要的角色。崑劇由此不斷雅化:劇本文學水平提高,曲詞文字格律加強,唱腔發展為「水磨腔」,語音用正音取代鄉音,劇場表演日漸精細,體現出文人的美學追求和藝術情趣。「雅」變成了其他戲曲門類不具備、而為崑劇所獨有的品性。

清代中葉,雍正帝禁除樂籍[1]。過去的官屬樂人為了生存,轉向服務民間。戲曲演出的主要場地,也從私密的私邸堂會,轉移到開放的公共戲園。於是,民間聲腔大量興起,因其淳樸、通俗、熾熱、火爆而深受民眾歡迎。這些新興聲腔和弋陽腔(高腔)一起,統稱為「花部」(又稱「亂彈」),與「雅部」(即崑腔)相對。

影響

經過花雅之爭,漢民族戲曲的面貌發生了重大變革。雅部崑腔屬於曲牌體。花部中,弋陽腔屬於曲牌體,但其後裔京腔已經出現了向板腔體轉變的趨勢;秦腔是首先成熟的板腔體聲腔;其他花部諸聲腔都屬於板腔體。曲牌體中,一組套曲必須用同一宮調曲牌,一支曲牌內的樂句也是固定的;板腔體的基本單位是一個對稱的上下句,兩句唱詞就可以構成一個獨立唱腔。曲牌體的音樂結構限制了對角色和劇情的表現能力,整齣戲的場次安排固定、冗長;板腔體以上下句為單位,想長就長,想短就短,可以按照劇情和人物情感來編寫唱詞,場次安排也更靈活。曲牌體中,同一支曲調的唱法是固定的;板腔體中,同一支曲調,不同演員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改變板式和唱腔,為戲曲表演流派的形成提供了空間。花雅之爭後,板腔體占據主流,漢民族戲曲的重心從文學創作轉向聲腔演唱、舞台表演,今日漢民族戲曲的總體格局就此奠定。

花部和雅部的競爭,也促進了各種聲腔的交融。魏長生入京、秦腔大盛後,京腔戲班也開始學習秦腔戲。尤其是在第三輪競爭中,聲腔間的交流融合成為主流。四大徽班都是能演二黃、高腔、崑腔、秦腔的綜合性戲班。在多聲腔戲班的基礎上,逐漸發展出了後來的多聲腔劇種[2]京劇就是在諸腔匯集的京師,以徽班為基礎,融合徽調和漢調,又吸收崑腔、京腔、秦腔等特色,在花雅之爭的背景下逐步演變而成的。其之所以能成為崑劇之後的劇壇宗主,很大程度上也得益於大量汲取崑劇的藝術成分。

視頻

花雅之爭 相關視頻

中國音樂劇:花雅之爭
蘇州大學《崑曲藝術》| 第八講 花雅之爭與昆唱時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