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清 光緒 霽青象耳啣環琮式瓶

增加 32 位元組, 4 年前
用途
==用途==
本件用途應為盛裝器,然琮式瓶之用途有多種說法,一說是 [[ 花器 ]] (盛裝器),一說是 [[ 祭祀禮器 ]] ,也有人認為是純粹觀賞用。
目前盛裝器的說法最為廣泛,琮式瓶為自 [[ 宋代 ]] 出現的新品類,其正是因為將一端填實、另一端保持開口而得定義為瓶,而非向來玉琮兩端皆開口,甚至可穿戴於手上的形象,意即,此時的琮式瓶很可能已失去玉琮原型作為祭祀禮器的功能。然盛裝何物,則因時代不同,而發展出了多元的用途。據推測為南宋時期作品的杜良臣〈勤顧帖〉所示,其背景繪有一琮式瓶且內插一株似水仙之植物,所以應可推知本時期的琮式瓶應有作為盛裝器──插花的用途。
到了 [[ 明代 ]] ,琮式瓶又被稱為 [[ 蓍草瓶 ]] 。據明萬曆作為刊載當時流行圖紋之用的《方氏墨譜》、《程氏墨苑》所示,蓍草瓶的出現,無異也說明了這款瓶是當時文人愛戴的時尚器式,且除了用作花器,根據同時期的《 [[ 列仙全傳 ]] 》,可見有將琮式瓶置於文案上、書籍旁的圖樣,且瓶內為數根筆直之筯狀物、如 [[ 卜卦 ]] 用之 [[ 筮竹 ]] 所填充,扮演了文房裝飾、盛裝占易用品物的功能。
本件琮式瓶為入清後官窯開發、仿效先前名窯的多種琮瓶造型的產物之一,由於本時期的琮式瓶樣式愈趨多元且也有變得華麗的傾向,推測其除了作為盛裝器,更多可能是純粹觀賞用。
3,28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