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開元寺 (臺南市)

增加 9 位元組, 4 年前
日治時期至今
=== 日治時期至今 ===
* 在[[臺灣日治時期]],該寺一度差點被寺中僧人寶山賣給日本人,但該僧在寺產賣出前猝死,該寺遂保存下來{{r|遠}}。此外該寺由於 [[ 第六任住持玄精上人 ]] 的發願重修,寺廟漸恢復舊觀,宗教風氣亦盛{{r|遠}}。  * 二次大戰結束、進入民國時期後,開元寺至臺南市區的「三分子道路」被命名為「開元路」。而隨著市區的擴張,現在開元寺已包圍在市區內,周圍高樓林立,不復昔日城郊古剎之風光。 *[[中華民國政府]]推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開元寺一度因土地生產不足以繳稅而陷入危機,後來經眼淨禪師與臺南士紳名流合力處理才化險為夷{{r|遠}}。而此後開元寺附近增建了 [[ 佛學書院、禪學院、圖書館、幼稚園、慈愛醫院與安養中心 ]] 等設施,與附近居民的生活有密切的互動{{r|遠}}。1963年(民國五十二年)翻修大士殿,改成兩層樓的水泥建築{{r|遠}}。在2000年(民國八十九年)完成前殿與正殿的整修,但有一些舊貌因而被修掉。
== 建築格局與特色 ==
4,92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