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91
次編輯
變更
蒲添生故居
,無編輯摘要
===蒲家三代傳承 蒲添生、蒲浩明、蒲宜君===
蒲添生留學日本,蒲浩明留學法國,蒲宜君留學英國,雕塑家族創下三代都入選法國沙龍三次以上的紀錄,臺灣西洋古典雕塑拓荒者蒲添生,經世代交替轉化、變奏,各自呈現不同精彩的風格,饗宴嘉義鄉親。蒲添生為臺灣重要前輩雕塑家之一,對於推廣雕塑藝術有著重要的貢獻。他一生創作約保留了二百多件的雕塑作品,其打破社會禁忌,人體雕塑為臺灣早期的保守藝術觀念開拓「人物胸像」風氣之先河,最為世人稱道。蒲浩明承繼父親的衣缽,持續創作並推廣雕塑藝術,融會父親蒲添生之基礎技法與東洋美學薰陶,再加入留歐期間之西洋美術洗禮,使其風格跳脫古典而具有現代感,那充滿自我個性的浪漫人文氣質,也備受藝壇好評。而身為陳澄波的外曾孫、蒲添生之孫,蒲宜君懷著深厚的文化底蘊,使用來自陳澄波層疊的油畫技法入手,創作出「小舞者」系列作品,她刻意的保留其捏塑手感,將舞者的曼妙舞姿化成簡潔明快的當代形體。如同蒲添生所言:「人生就像花朵,每朵都有她綻放的姿態與表情。」蒲氏家族在創作上一路耕耘,由蒲添生至蒲浩明而蒲宜君,三代各自發展出獨特的藝術語彙,都入選法國沙龍,替臺灣藝壇傳頌了一段佳話。<ref>[https://www.pts-sculpture.org/artists/ 蒲添生藝術傳承]</ref>
===個人簡介===
蒲添生是嘉義人,生於1912年,青年時期赴日學藝,師事日本雕塑大師朝倉文夫,作品「春之光」曾入選第一屆日展,蒲添生在日本時,即使身為殖民地人民,他也毫不避諱身分,在筆記本封面特別寫著「台灣、嘉義」的字樣。二次大戰末期,蒲添生抱著熱愛鄉土的心情,返國投身台灣雕塑界,並從日本引進翻銅技術,建造光復後台灣第一家鑄銅工廠。在當時台灣雕塑藝術相當貧乏的情況下,和台灣雕塑界先驅黃土水、陳夏雨等一起開拓台灣雕塑夢想園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包括已被市府文資登錄為古物的中山堂前廣場的台灣第一個孫文銅像、曾入選法國藝術家沙龍的「詩人」魯迅沉思雕像、曾佇立在車水馬龍八德路圓環的蔣介石銅像、被美術館珍藏的「運動系列」作品,及現矗立於中山美術公園內的林靖娟老師雕像。
蒲添生故居則是一座具有古典風格的日式建築,蒲添生生前在此居住及創作長達40多年,兒子蒲浩志說,父親每天規律作息,不熬夜、不抽菸喝酒。蒲浩志說,父親頂多在中午時離開工作室喝一杯啤酒,或是到庭院澆花、逗小狗,順便沉思找靈感。日式建築 像小型雕塑美術館目前故居就像洋溢著親切生活起居味的小型雕塑美術館,其中挑高的紀念工作室中間放的大型雕像,是晚年接受前總統李登輝邀請,紀念1992年5月幼稚園火燒車意外中為拯救小朋友而犧牲的林靖娟所塑。蒲浩志說,父親生前有許多政要企業家拜託製作雕塑,但是父親堅持要有藝術感,也不喜歡政治力介入藝術;蒲添生擔任多屆美術評審,連立委下條子施壓,蒲添生依然堅持客觀評審。所以蒲添生一生清廉,即使不少政要來往,包括孫科、張道藩、謝東閔等,還有政要建議幫蒲添生蓋雕塑公園也遭拒絕。<ref>[https://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403316 蒲添生故居 開放參觀]</ref>
===老舊文化場館看蒲添生故居===
將名人故居移作文化場館的案例四海皆準,以公部門的資源,挹注或提升文化場館的輔導措施也行之有年,準則無它,基於公益跟推廣的目的就對了。這幾年來各地政府以推動文化創意之名,將各地的閒置空間,不論是借用或採取實質補貼的措施,補助藝文團體,方式都是雷同,但就形式意義而言,仍然需要建立在文化、教育跟推廣的公益著手。
位在捷運善導寺後方,林森北路九巷的台灣雕塑家蒲添生故居,身後仍然提供作為展覽的場所。這位旅日台灣第一代的雕塑藝術家,推動台灣雕塑藝術的啟蒙與發展,傳授各式創作技巧,引進鑄銅翻模技術,一生作育英才無數。早期創作在戒嚴時代以雕塑官方人物為主,後期以自由創作繼續開創生命的花朵。那棟由他自己親自設計與監造的工作室,在他辭世後,家人將房舍作為預約制不收門票的展覽場所。
就文化層面來看,保留台灣第一位指標雕塑家工作室,除了賦有教育價值外,當然還有特殊人文風貌的考量,更何況該室內創作空間的特殊規畫以及保持良好的木造結構,處處可以窺見大師規劃的身影。依我之見,北市府應該責成主管部門,參考國內外案例,正視這份重要的有形文化資產,現階段除了協助場所常態性的維持外,未來更應該考慮在妥善經營與開放的方式下,研商蒲家後代取得合作默契並創造全民雙贏的機會。<ref>[https://www.peoplenews.tw/news/4ddb5acd-b997-4bec-b2b3-c36801aeeab8 老舊文化場館看蒲添生故居-民報]</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