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蒲添生故居

增加 9,380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老舊文化場館看 最真實的台灣雕塑拓荒紀錄-- 蒲添生 故居雕塑紀念館=== 將名人故居移作文化場館 談起台灣 案例四 雕塑大師,首先閃過民眾腦 皆準,以公部門 資源 肯定是楊英風、朱銘等 挹注或提升文化場館的輔導措施也行之 鮮少 人會想到蒲添生先生,但事實上 準則無它 飄洋過海地將雕塑藝術帶入台灣的蒲添生 更早 公益跟推廣 楊英風與朱銘,堪稱台灣雕塑界 拓荒者,立體藝術 就對了 先驅 這幾年來各地政府以推動文化創意之名 從捷運善導寺站六號出口走出,左轉再左轉 將各地 很快便能在沉靜的巷弄中見到別致 閒置空間 蒲添生紀念館 舊時的蒲添生居所。紀念館入口處上方兩排 論是借用或採取實質補 同大小的銅製運動系列(蒲添生晚期代表作)相映成趣,牆上張 了紀錄蒲添生一生重要大事 措施 看板 補助藝文團體,方式都 門邊極具風格的「蒲添生雕塑紀念館」則 ,但就形式意義而言,仍然需要建立在文化、教育跟推廣 為雕塑家 公益著手 長子蒲浩明所題
位在捷運善導寺後方,林森北路九巷的 ===蒲添生故居── 台灣 雕塑家 最真實的立體歷史紀錄===1912年出生於嘉義美街(今成仁街)的 蒲添生 故居 身後仍然提供 為裱畫店老闆蒲嬰之子,自小就展現極大的美術天分,14歲時的 品《鬥雞》即獲得新竹美 場所 首獎 這位旅 受到鄰居林玉山至 台灣第 本求學影響,蒲添生對留學 直懷有憧憬,卻因家境不允許而無法實現。20歲那年 雕塑藝術家 一日,蒲添生趁著幫父親收取裱畫生意尾款時「捲款」北上基隆 推動台灣雕塑藝術 搭上前往日本 啟蒙與發展 輪船 傳授各式創作技巧 從此一去就是十年。在這十年間 引進鑄銅翻模技術 蒲添生僅回國一次 靠著零星打工與父兄不定時的匯款勉力維 作育英才無數 ,並且在23歲那年從好不容易考取的東京帝國美術學校轉入被譽為「東方羅丹」的朝倉文夫私塾門下 早期創作 戒嚴時代以 日本首屈一指 雕塑 官方人物為主 家嚴格的教導下 後期以自由創作繼續開創 奠定了蒲添 深厚 花朵。那棟由他自己親自設計與監造 雕塑根基和正確 工作室 雕塑觀念 在他辭世後 包含眼力、記憶力的訓練 家人將房舍作為預約制不收門票 以及師法自然、體驗大地 展覽場所 藝術精神
===戶外雕塑展示區──雕塑藝術的三代傳承=== 推開蒲添生紀念館的鐵門,映入眼簾的便是小巧而綠意盎然的庭園,和各式各樣的雕塑作品。孩子們為了紀念母親陳紫薇(蒲添生之妻),在庭園內栽種了各色紫薇花,還在石上刻了「紫薇」,可惜原本紫色的顏料經曝曬雨淋後掉漆,已成白色。戶外展示區雖並不寬闊,卻擺上了蒲氏雕塑家族的三代作品,包括蒲添生、蒲添生長子蒲浩明,與蒲浩明之女蒲宜君的雕塑,藝術世代的交錯與傳承, 文化層面 在此翩然展現。  ===藝術走廊===進入展示區一側的狹長走廊,可以看到更多蒲添生的作品。蔣介石與孫中山藝術走廊內最引人注意的作品莫過於孫中山像與蔣介石像了。當年30歲的蒲添生甫自日本學成歸國,受畫家岳父陳澄波的引薦,接下第一份工作:製作孫中山銅像與蔣主席戎裝像。奇妙的是在蒲添生回國前,恩師朝倉先生恰巧贈送了十多張孫中山的照片,還語重心長地對愛徒說:「這對你的將 一定會有幫助。」果不其然,在上天的巧手安排下,蒲添生利用了那些照片(加上大舅陳重光做為模特兒),完成了孫中山銅像。如今孫中山銅像座落於台北市中山堂廣場東北側。民國35年,蒲添生在製作蔣主席戎裝像時,刻意不讓蔣介石戴上軍帽,他認為頭形的展現得以表達其精神,但在那個肅殺的年代裡,這樣的堅持是可被視為違抗命令的,幸而最後在製作身像的過程中溝通順暢,才沒讓自己惹上殺身之禍。諷刺的是,25年後,另一尊蔣介石身像卻被嚴格要求戴上軍帽否則不予驗收,雖然時隔多年,戒嚴氣氛仍然瀰漫在空氣中。從照片中可 到兩者在神氣上的明顯差異。  ===藝術走廊:雕塑製作過程===在藝術走廊的末端 保留台灣第 介紹了完整的雕塑製作過程,包括最開始的支架製作、泥塑,到其後的石膏外模製造、玻璃纖維原型製作與鑄銅,以及銅像的表面處理,每一步驟都大有學問。製作 位指標 雕塑 ,不僅需要藝術家的敏銳嗅覺,更需要結合龐大的耐心與體力。  ===作品陳列廳──蒐羅了全 的歡聲笑語===過去的客廳和飯廳現在成了 品陳列廳 ,除了 擺放 教育價值 蒲添生較具代表性的作品外,也設有放映設備,以影片方式呈現蒲添生的藝術成就。蒲浩志館長回憶道,父親在這全家一起吃飯的地方中,曾和他們介紹畢卡索、介紹羅丹,或是談起和日本老師朝倉先生次女的曖昧韻事,打趣地看母親的反應。在這一方空間裡,流動著蒲家一家深厚的情感;也是在這裡,蒲家的孩子們耳濡目染了父親的藝術涵養。即便並非所有的孩子都朝向專職藝術家發展,但各個在生活中,都不知不覺踏著父親的腳步,實踐著父親的藝術思維。紀念館館長蒲浩志花費4年時間,將蒲添生經典的運動系列放大成巨型雕塑,加以銅綠質感的處理後立於奇美博物館 草坪上 當然還 就是最好的例子。  ===作品陳列廳:最經典之作──運動系列===1988年的漢城奧運女子體操表演,給了77歲的蒲添生新的創作靈感。本就對人體創作情 特殊 獨鍾的他,在看了深具動態美的體操後,創造了十件運動系列作品,以簡約流暢的 體線條呈現出藝術線條之美。蒲添生孫女蒲宜君甚且在其2005年所完成的碩士論 風貌 《蒲添生「運動系列」人體雕塑研究》中,深入研究祖父 考量,更何況該室內 這系列 創作 空間 。文中提到運動系列展現了東方 線條之美,具有單純、抽象、暗示等 殊規畫以及保持 色,將動態力量與平衡感藉由雕塑 良好 傳達了出來。溜冰、平衡木、前後空翻、大迴旋……等這些瞬間 木造 動作,凝 在蒲氏的雕塑中,而現場一看,這些雕塑果然像是會呼吸似的,在虛實空間中跳躍、伸展、循環。  ===工作紀念室===蒲添生大部分的作品皆陳列在工作紀念室中,工作紀念室是蒲添生過往的主要工作場所,其內擺滿了各個時期林林總總的雕塑,十分豐富  ===工作紀念室:半身胸像雕塑===在工作紀念室的一側 處處 可以 大師規劃 到成排的半身胸像雕塑,這些雕塑的主角多半是具有社會地位 知名人士,慕名而來央請蒲添生為他們製作半 或許有人會質疑藝術家產出這些作品的「藝術性」,而蒲添生曾很實際地回答這樣的問題:「 可還有六個孩子要養啊!」  ===工作紀念室:三美神===民國71年(西元1982年),71歲的蒲添生以法籍女體為材料,創作了充滿生命力的作品《陽光》(高81公分),昂然而立的裸女自信伸展著肢體,神采奕奕、熱情有活力,巧妙傳達了「陽光」的概念。然而,這件裸體作品卻不受當時全國美術展覽會 承辦單位(展覽會展出地點為國父紀念館)所接受 北市府應該責成主管部門 而引起「藝術與色情之爭」的軒然大波。藝術創作無法為台灣所接納 正留學法國的蒲添生長子蒲浩明鼓勵父親 加法 內外案例 沙龍選拔。於是,分別在民國72、73年,蒲添生其他作品《詩人》、《亭亭玉立》、《懷念》等都入選了法國沙龍。而後《陽光》、《亭亭玉立》、《懷念》被合稱為《三美神》 正視這份 成為了蒲添生 重要的 代表作。如今《三美神》讓館長蒲浩志代捐給了台北市,成為華山公園內的一道美麗風景。值得一提的是,華山公園因屬台鐵所 ,為讓父親的藝術進駐大眾的生活領域,蒲浩志和 文化 資產 局、台鐵交涉了兩年 才終於得以實 階段 。明明是捐贈無價的藝術品,倒還需複雜的人事溝通, 除了 協助場 滑稽可笑外,亦令人慨嘆台灣對藝術長期的漠視。  ===工作紀念室:詩人===和《亭亭玉立》、《懷念》同樣入選法國沙龍的作品《詩人》為紀念魯迅 常態性 作,也是蒲添生晚年相當知名的創作。詩人微微頷首、撐頭思索的神情,唯妙唯肖展現了屬於哲人的複雜心緒,被譽為和羅丹的《沉思者》相互照應。有趣 維持外 蒲浩志館長後 擷取了其中一部分放大製成全新的雕塑,僅剩下頭和一隻手的局部詩人雕塑, 應該考慮 添其藝術況味。現今「詩人局部放大像」(高230公分)被擺放在成大光復校區門口。這樣巧妙的「改造」實非一般人所能為,談起詩人的局部雕塑,加工設計者蒲館長難掩得意之情。原來,繼承父親藝術細胞的蒲館長本也有從事相關行業的念頭,在高中分組填志願時欲填文組,甚至為此偷偷選組後沒告知父親就上繳志願卡,怎奈愛子心切的父親找上教務主任,讓兒子重填志願,走上工程之路。「為此我大約有半年的時間不願意跟爸爸說話。」蒲館長語帶笑意地說,「但後來發現,念工程也蠻有趣的,專業如是,亦能用 妥善 發揚光大爸爸的精神上。」走過這條漫長的藝術路,深知其中的苦。自己曾頭也不回地遠渡日本取 ,卻不讓小兒子專攻藝術,是一個父親表達愛的方式吧。「爸爸覺得,家族裡有人(大哥蒲浩明)繼承衣缽就夠了。」蒲館長輕聲說道,一句話道盡父母對子女充滿矛盾的愛。  ===文物展示室===文物展示室是過去蒲添生 其妻陳紫薇的臥房,展示室內除了陳列許多當年的記憶外,也掛上了蒲添生妻陳紫薇、長子蒲浩明,甚至是其曾孫的作品。蒲館長坐上蒲添生專屬的搖椅,搖啊搖的,回溯那些年的故事,「爸爸每日辛勤而規律地工作,休息時間就坐在這張搖椅上,喝罐台灣啤酒 鬆一下。隔壁是媽媽的搖椅,他二人時常坐在這兒話家常,感情極好。」說著說著,蒲館長 方式 眼神飄忽閃爍了一 下, 研商 是念起孩提時代美好的往事罷。  ===尾聲──一座雕像,兩個故事=== 添生的最 代取得合 一件 默契並 品,是健康幼稚園林靖娟老師的紀念銅像。當時的他以81歲高齡之姿答應李登輝總統的請託為林老師塑像,在歷時4年的 造全民雙贏 作中,一面努力工作,一面對抗癌症。因罹癌的緣故忽然在工作梯上抽筋、無力是常遇見的事,身邊的孩子面對頑強的爸爸,也只能流淚幫忙。「爸爸重塑林靖娟老師的同時,也用生命對雕塑做了最好的詮釋。」蒲館長充滿使命感地說道,「為了傳承蒲家 雕塑,去年已成立基金 ,未來也希望能成立美術館,以期更完整地呈現爸爸的作品;故居這兒,將做為懷念爸爸的場所。」台灣一代雕塑大師蒲添生在創作中結束了他的一生,但他所留下的雕塑作品及藝術精神,將藉著子孫的手,流傳千秋 。<ref>[https://wwwblog.hearhere.peoplenewscom.tw/news2016/10/4ddb5acd-b997-4bec-b2b3-c36801aeeab8 putiansheng.html 老舊文化場館看 最真實的台灣雕塑拓荒紀錄-- 蒲添生 故居-民報雕塑紀念館]</ref>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s="250">
File:蒲添生紀念館.jpg|缩略图|蒲添生雕塑紀念館[https://blog.hearhere.com.tw/2016/10/putiansheng.html]
File:蒲添生故居1.jpg|缩略图|蒲添生故居[https://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403316]
File:蒲添生紀念工作室.jpg|缩略图|蒲添生紀念工作室[https://www.pts-sculpture.org/about-us/]
File:蒲添生故居.jpg|缩略图|蒲添生故居[https://www.travel.taipei/zh-tw/attraction/details/240]
File:蒲添生故居2.jpg|缩略图|蒲添生故居[https://www.peoplenews.tw/news/4ddb5acd-b997-4bec-b2b3-c36801aeeab8]
File:蒲添生故居3.jpg|缩略图|蒲添生故居[http://www.taiwan2go.com/Scenery/P_TW20161212105232]
 
 
</gallery>
8,29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