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素三彩黃地褐綠雙龍紋盤

移除 4 位元組, 4 年前
素三彩
素三彩,瓷器釉彩名,在未上釉的素胎上,施以[[綠]]、[[黃]]、[[茄紫]]三色而燒成。始於[[明]][[正德年間]],[[清]][[康熙]]時繼續燒制。陶瓷界還有另外一種"素三彩瓷"的定義,即"素三彩瓷是瓷器釉上彩品種之一,是以黃、綠、紫三色為主的瓷器,其實並不限於此三色,但不用紅色。其製作方法是在高溫燒成的素瓷胎上用彩釉填在已刻劃好的紋樣內,再經低溫燒成。
"素三彩"一詞首先出現在[[ 清末]][[寂園叟]]《[[陶雅]]》中:"西人以康熙素三彩黃、茄、綠三色之瓷品為素三彩",其中的"三"代表多數,無特定含意。之後,民國初年的[[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中也提到:"茄、黃、綠三色繪成花紋者謂之素三彩"。
古人云:"黑白等地而繪綠黃紫三色花者謂之素三彩,以黑地為最貴,亦有淺黃、淺綠等地而花則黃綠較深者。亦有間露白地者,茄紫為地殆稍罕見,有則花僅綠黃二色耳,殆合地統計為三色也。綠套綠、黃套黃,於淺深中分先後,故有實四五彩而亦稱素三彩者。西人嗜此聲價極高,一瓶
3,28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