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景德镇瓷器

增加 36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景德镇瓷器品质特性 ==
景德镇瓷器有四大特点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景德镇瓷器自古以来,名扬天下。在琳琅满目的瓷器中,最著名的有典雅素净的青花瓷,明净剔透的青花玲珑瓷,五彩缤纷的颜色釉瓷,幽静雅致的青花影青瓷,古朴清丽的古彩瓷,万紫千红的新彩瓷,明丽隽秀的窑彩瓷,别开生面的综合装饰瓷等。这些珍贵的名瓷,被人们誉为" [[ 中华民族 ]] 文化之精华"、"瓷国之瑰宝"。
== 景德镇陶瓷制造工艺 ==
陶瓷是景德镇风光的内核,始自 [[ 汉代 ]] ,这里有二干多年陶瓷生产的悠久历史,其所产瓷器素有“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的美称。尤以陶瓷“三古”风光甲于天下,组成陶瓷三古的古矿、古窑、古作坊风光为当今世界所独有,使人踏足瓷都有如入制瓷历史长河的意境。景德镇古窑陶瓷坊位于瓷都的“风水宝地”——枫树山蟠龙岗风景区。四周青山环绕,树木葱郁,环境雅静。是景德镇市集古陶瓷、古建筑、古工艺为一体的国家级文博旅游景点。作坊内错落有致的分布着古瓷作坊、古镇窑、陶人画坊。在作坊里可见到“手随泥走,泥随手变”,巧夺天工的拉坯成型;在镇窑里,可看到神奇的松柴烧瓷技艺,从中领略到景德镇古代手工制瓷的魅力。在古窑,我们看到了练泥、拉坯、印坯、利坯、晒坯、刻花、施釉、烧窑、彩绘、釉色变化等,这里的陶瓷工匠给我们一一作了介绍。
'''练泥''':从矿区采取瓷石,经水碓春细,淘洗,除去杂质,沉淀后制成砖状的泥块。然后再用水调和泥块,去掉渣质,用双手搓揉,或用脚踩踏,把泥团中的空气挤压出来,并使泥中的水分均匀。
=== 粉彩瓷 ===
粉彩亦称软彩,是釉上彩的一个品种。自清康熙晚期开始,到 [[ 雍正 ]] 、乾隆年代,日臻完善。其制法是:先在白胎瓷器上勾出图案轮廓,再堆填色料,在摄氏七百多度的温度下烧煅而成,颜色柔和,画工细腻工整,既有 [[ 国画 ]] 风味,又有浮雕感,画面充满着浓郁的 [[ 民族 ]] 特色。有以中国 [[ 历史 ]] 故事和 [[ 神话 ]] 为主的人物、有秀丽多彩的山水、有栩栩如生鸟翎毛,有工整对称的几何图案粉彩瓷的做工细腻、色彩丰富、清雅柔润,充满着诗情画意,富有强烈的艺术感和观赏价值。粉彩瓷被誉为“东方艺术珍宝”,是清三代重要的御用瓷器,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File:彩色铀瓷.jpg|缩略图|右|[https://ss0.bdstatic.com/70cFvHSh_Q1YnxGkpoWK1HF6hhy/it/u=3948271962,672756628&fm=15&gp=0.jpg原圖鏈接][https://item-paimai.taobao.com/pmp_item/543204074632.htm?s=pmp_detail来淘宝网 的图片]]]
=== 鉴定陶瓷,应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1)看造型''':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审美标准、生活习惯以及技术条件,因此生产的陶瓷产品有不同的造型特点,这给我们的鉴定提供了重要的依据。首先要对历代器物造型有一个基本概念,掌握器形发展的总趋势,春秋战国的原始青瓷,造型多青铜器,古朴刚劲;三国两晋南北朝瓷器,由粗矮向瘦高发展;唐代瓷器则浑圆饱满,显出雍容华贵的气质;宋代器物修长轻盈,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元代器物造型一反宋代风格,器物高大,显得厚重粗犷;明代又一反元代特点,器物造型秀丽古拙,给人以清新优美之感;清代则器形繁多,制作精巧。了解了历代瓷器造型的基本特征之后,进而还需掌握观察造型的方法,对器物的口、 [[ ]] 、底足,乃至耳、流、柄、系等都要仔细观察,总结规律。以碗、盘一类器足的主体。可见物的足底部分也不能忽视,往往成为我们断代的参考依据。因此,只要我们头脑里有了准确的器形概念,善于体会各时代器形不同风貌,对那些貌似的伪品能看出差别之处,这就好像手里拿了一把尺,有了准确的分寸,不致出现“失之千里”的现象,把明代器物看成是唐代产品。
'''(2)看胎釉''':不同时代,不同窑口烧制的瓷器,由于胎釉成分和烧造条件不同,烧成的器物质地、釉色各不相同,成为我们鉴定陶瓷的重要依据之一。鉴别胎质主要是观察底足,无论任何时代器物,在底足边缘或口边露胎和器身缩釉处,大多可以看出胎质特色。观察釉质则一般要注意釉色、光泽以及气泡疏密等几方面特征。例如,福建建阳宋代建窑所生产的黑釉瓷器,因胎料含铁成分较多,故胎色呈紫黑,胎质坚致。而江西吉安宋代吉州窑生产的黑釉瓷器,有的器型、釉色虽与建窑相似,但因制胎所用原料不同,胎色呈米黄或黑中泛青等色,胎质粗松,这样,就可以帮助我们把窑口区分开来。即使同一个时代,同一品种,只要我们仔细观察,也会发现胎釉有不同之处,例如,明代永乐、宣德时期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器釉色白腻,釉面肥润,隐现桔皮状的凹凸感,仔细观察,釉中可见有大小不等的釉泡;而明代末年生产的青花瓷器,釉色截然不同,薄而青亮,不可同日而语。
'''5.有的膺品采用在旧器上后加彩的方法''',使其改头换面,冒充名贵品种。鉴别的方法是仔细观察釉彩,一般来讲旧器用过都会留有伤痕,如伤痕在彩面下面,必然是伪作。此外,后加彩一般较鲜艳,且光泽度强,犹如旧衣服上打的新补丁,格外醒目,显得很别扭。
'''6.金水(即将黄金溶解于王水)最初为德国人居恩在1830年所创制'''。我国瓷器上的 [[ 金色 ]] ,一般来讲1840年鸦片战争前,用金粉描画,金色深沉。1840年以后,用金水描画,光泽度好。因此鉴别古瓷的金色,可以说1840年是一条分界线。此外古瓷的金色历久磨损变色,或仅留下痕迹。仿古瓷金色艳丽耀眼。<ref>[https://wenda.so.com/q/1450419070726902 怎样鉴别景德镇陶瓷及有那些分类?]360问答网</ref>
=== 鉴别陶瓷的好坏要遵循“一听二看”的原则 ===
12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