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鼓书

增加 2,781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鼓书'''是一种传统说唱艺术,流行于中国北方。主要曲种有京韵大鼓、西河大鼓、梅花大鼓、乐亭大鼓、东北大鼓、山东大…”
'''鼓书'''是一种传统说唱艺术,流行于中国北方。主要曲种有京韵大鼓、西河大鼓、梅花大鼓、乐亭大鼓、东北大鼓、山东大鼓、北京琴书、泽州鼓书、潞安鼓书、河南坠子、温州鼓词等数十种。其表演形式大多为:演员一人自击鼓、板,配以一至数人的乐队伴奏演唱。主要伴奏乐器为三弦(这是不可缺的),另有四胡、琵琶、扬琴等。

==代表作品==
《长坂坡》、《赵云截江》、《草船借箭》、《祭晴雯》、《黛玉悲秋》、《宝玉娶亲》、《光荣的航行》、《珠峰红旗》、《急浪丹心》、《韩英见娘》、《白妞说书》

==鼓词==
大鼓的文学脚本称为鼓词。基本为七言或十言的上下句体。作品(即曲目)有短篇、中篇、长篇之分。短篇只唱不说,中、长篇则有唱有说。人们往往称唱短篇为唱大鼓,唱中、长篇为唱大鼓书。大鼓的唱腔音乐结构为板腔体,唱腔曲调多源于流行地的民间音乐及地方小调,并用当地方言语音演唱。音乐唱腔是区别不同大鼓曲种的主要标志。
曲种名家: 排名不分先后:
刘宝全 白云鹏 阎秋霞 骆玉笙 韩永禄 孙书筠 王文禄 金万昌 籍薇

==京韵大鼓==
京韵大鼓是在清末由河北省沧州、河间一带流行的木板大鼓经艺人改革后发展而来。
木板大鼓即“怯大鼓”,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叫过很多名称:在北京曾称“京调大鼓”、“小口大鼓”、“音韵大鼓”、“文明大鼓”、“平韵大鼓”,在天津曾称“卫调”、“卫调大鼓”、“文武大鼓”、“京音大鼓”。
==北京琴书==

北京琴书是北京地区鼓曲艺术中具有代表性的曲种,形式是一人站唱,以左手敲击铁片,右手执鼓楗击扁鼓,伴奏乐器为扬琴和四胡。它是“说似唱、唱似说”,唱腔中夹用说白,突出表现北京土言土语,板式有快、慢、架、散,极大丰富表演和演唱效果,深受大众喜爱,并且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教育价值。

==河南坠子==

河南坠子是一种比较独特的曲艺形式,俗称"河南坠子书"、"简板书"或"响板书",因使用河南坠子弦(又名坠琴)伴奏而得名。它流行于河南等中原地区和华北的部分省市。


==东北大鼓==

东北大鼓最初的表演形式是演唱者一人操小三弦自行伴奏说唱,并在腿上绑缚"节子板"击节,也叫"弦子书"。东北大鼓融人了一些京剧、京韵大鼓和东北民歌的唱腔,曲调丰富,唱腔流畅,表现力较强。东北大鼓以说唱为主,内容大多取材于戏曲、小说和传奇故事,成了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
717,77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