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鼓書是一種傳統說唱藝術,流行於中國北方。主要曲種有京韻大鼓、西河大鼓、梅花大鼓[1]、樂亭大鼓、東北大鼓、山東大鼓、北京琴書、澤州鼓書、潞安鼓書、河南墜子、溫州鼓詞等數十種。其表演形式大多為:演員一人自擊鼓、板,配以一至數人的樂隊伴奏演唱。主要伴奏樂器為三弦(這是不可缺的),另有四胡、琵琶、揚琴等。
代表作品
《長坂坡》、《趙雲截江》、《草船借箭》、《祭晴雯》、《黛玉悲秋》、《寶玉娶親》、《光榮的航行》、《珠峰紅旗》、《急浪丹心》、《韓英見娘》、《白妞說書》
鼓詞
大鼓的文學腳本稱為鼓詞。基本為七言或十言的上下句體。作品(即曲目)有短篇、中篇、長篇之分。短篇只唱不說,中、長篇則有唱有說。人們往往稱唱短篇為唱大鼓,唱中、長篇為唱大鼓書。大鼓的唱腔音樂結構為板腔體,唱腔曲調多源於流行地的民間音樂及地方小調,並用當地方言語音演唱。音樂唱腔是區別不同大鼓曲種的主要標誌。
曲種名家: 排名不分先後:
劉寶全 白雲鵬 閻秋霞 駱玉笙 韓永祿 孫書筠 王文祿 金萬昌 籍薇
京韻大鼓
京韻大鼓是在清末由河北省滄州、河間一帶流行的木板大鼓經藝人改革後發展而來。
木板大鼓即「怯大鼓」,在改革、發展過程中,叫過很多名稱:在北京曾稱「京調大鼓」、「小口大鼓」、「音韻大鼓」、「文明大 鼓」、「平韻大鼓」,在天津曾稱「衛調」、「衛調大鼓」、「文武大鼓」、「京音大鼓」。
北京琴書
北京琴書是北京地區鼓曲藝術中具有代表性的曲種,形式是一人站唱,以左手敲擊鐵片,右手執鼓楗擊扁鼓,伴奏樂器為揚琴和四胡。它是「說似唱、唱似說」,唱腔中夾用說白,突出表現北京土言土語,板式有快、慢、架、散,極大豐富表演和演唱效果,深受大眾喜愛,並且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和教育價值。
河南墜子
河南墜子[2]是一種比較獨特的曲藝形式,俗稱「河南墜子書」、「簡板書」或「響板書」,因使用河南墜子弦(又名墜琴)伴奏而得名。它流行於河南等中原地區和華北的部分省市。
東北大鼓
東北大鼓最初的表演形式是演唱者一人操小三弦自行伴奏說唱,並在腿上綁縛「節子板」擊節,也叫「弦子書」。東北大鼓融人了一些京劇、京韻大鼓和東北民歌的唱腔,曲調豐富,唱腔流暢,表現力較強。東北大鼓以說唱為主,內容大多取材於戲曲、小說和傳奇故事,成了人們喜聞樂見的一種藝術。
視頻
鼓書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梅花大鼓《黛玉悲秋》,騰訊視頻,2014-03-20
- ↑ 河南墜子書大全全集 吹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