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霍亂

增加 23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流行病學==
霍亂起源於 [[ 印度 ]] 恆河三角洲,19世紀擴散至世界各地,隨後的6次大流行造成數百萬人喪生。第7次大流行於1961年起於南亞,1971年蔓延至[[非洲]],1991年已傳至美洲,目前成為許多國家的地方流行病。
多數疫情由O1血清型造成,O139型(1992年於[[孟加拉]]發現)則侷限於東南亞;非O1及非O139型的霍亂弧菌僅會產生輕微腹瀉,不會引發流行疫情。近期[[亞洲]]及非洲發現新的變異菌株,觀察顯示能引起較嚴重霍亂,致死率較高,需要對流行狀況採取仔細的流行病學監測。
據臺灣報告資料自民國以後共發生4次大流行(1912年、1919至1920年、1946年及1962年)。前3次患者人數共10,648人,死亡6,834人(64%),由於醫療進步,1962年發生流行的383名患者中有24名死亡(約6.0%)。臺灣自1962年後積極辦理霍亂防治措施,除偶有境外移入病例外,本土病例至今多屬散發病例,僅發生少數群聚事件,惟1997-2000年間陸續有8例本土病例因生食受汙染的甲魚卵或因處理生 甲魚時不慎汙染其他食材,而感染霍亂弧菌(血清型O139)<ref>[https://www.cdc.gov.tw/Category/MPage/HOKQ7-S4GrQVoDf5gUkHyg 霍亂疾病介紹及防治工作手冊]臺灣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ref>
===台灣病例概況===
====實際案例====
* 1.103年,[[桃園]]縣科技公司員工,食用團膳後陸續出現 [[ 嘔吐 ]] 、腹痛、 [[ 腹瀉 ]] 等食品中毒症狀,經採集患者 [[ 肛門 ]] 拭子檢出非產毒性霍亂弧菌,經查提供食品之場所,其環境有病媒出沒、部分食材直接放在地面、器具生熟食未分開,研判為生熟食交叉污染所導致。 * 2.102年,[[台南]]市某公司食用食品工廠供應之團膳後,陸續出現嘔吐、腹痛、腹瀉等食品中毒症狀,經採集患者肛門拭子檢出非產毒性霍亂弧菌,經查調理食品之環境,有病媒出沒、 [[ 冰箱 ]] 食材凌亂未分類,研判為衛生管理不當及食物烹調製備流程遭污染所導致。
==傳染方式==
12,13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