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空中客车

移除 2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空中客车.jpg|350px|缩略图|右|<big>空中客车A380客机</bi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704/d37e0ed552af45e7918357bc9fd74d54.JP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324878251_100140957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空中客车公司(英语:Airbus S.A.S.,官方译名译为空中客车;台港澳地区亦译为空中巴士),是欧洲一家民航飞机制造公司,于1970年由德国、法国、西班牙与英国共同创立,总部设于法国图卢兹<ref>[https://www.sohu.com/a/212964639_797006 全球十大著名飞机制造公司] ,搜狐,2017-12-26</ref> ,也是欧洲最大的军火供应制造商空中客车集团(Airbus Group)旗下企业。
==历史==
二战结束之后,欧洲的航空制造业陷入前所未有的低潮。战后虽然还有设计师设计新型飞机,但即使是最成功的量产飞机,包括法国南方飞机公司的SE-210“卡拉维尔”<ref>[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48022985/?spm_id_from=333.788.videocard.14 【生肉】卡拉维尔SE-210快帆[Sud-Aviation SE 210 Caravelle<nowiki>]</nowiki>],哔哩哔哩,2019-4-2</ref> 同英国航空器集团的BAC 1-11,产量也不高。而大西洋对岸的美国本土由于几乎未遭战火波及,又多次受到欧洲盟国的委托,航空制造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时期。以道格拉斯为首的美国飞机制造商先后崛起,它们的飞机占了全球飞机供应的绝大部分。
为了避免欧洲内部的竞争加剧,而让美国制造商有进一步打入欧洲市场的机会,西德、法国和英国的政府决定建立一间代表三个国家的共同企业,并且选中HBN-100原型机作为后续发展的蓝本。1966年10月5日,开发HBN-100的四间制造商正式向三国政府申请拨款。1967年9月,三国政府签订谅解备忘录,批准向HBN-100计划拨款,法国同英国各负责37.5%拨款,西德负责剩余的25%;并且将HBN-100改名为“A300”。谅解备忘录还规定:1968年7月一定要有最后方案,而且如果到时候订购量还没超过75架的话,就不会制造原型机。罗杰·贝特伊(Roger Béteille)被任命为计划总负责人,他对A300团队的分工是:霍克-西德利负责设计机翼,布勒盖和北方飞机公司负责设计飞行控制系统,控制组以及机身中下部,德意志空中客车负责设计剩余的机身。
空中客车公司主要制造民用运输机。由欧盟的法国、德国、英国和西班牙四国的宇航公司共同组建,自1970年成立以来,逐步发展成为波音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波音公司在民用运输机的市场额份不断被空中客车公司蚕食,双方几乎在全球范围内展开面对面的订单争夺战。双方在激烈竞争的同时,还不断的指控对方搞“不正当”竞争。波音指控四个国家的政府为空中客车公司提供了大量的补贴,以及为购买空中客车公司飞机的航空公司提供低息贷款,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规则;而空中客车公司反过来指责波音及其承包商也获得巨额政府补贴。从而引发了美国与欧盟政府之间贸易争端。双方高层管理人员也在利用各种场合进行口舌之战。
== 参考文献视频=====<center> 空中客车 相关视频</center>===<center>空中客车官方宣传片:筑梦蓝天 </center><center>{{#iDisplay:x0195wtu6ns|560|390|qq}}</center><center>空中客车集团防务与航天公司宣传片 </center><center>{{#iDisplay:m0314w2zbzy|560|390|qq}}</center>
58,94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