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施世榜

移除 413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注釋 =
}}
{{Infobox Hokkien name| title =施世榜| hanji =施世榜| poj =Si Sè-póng| tl =Si Sè-póng| bp =| hokkienipa =|| hanjipen =澹亭| pojpen =Tâm-têng| tlpen =Tâm-tîng| bppen =| hokkienipapen =|| hanjicourtesy =文標| pojcourtesy =Bûn-piau| tlcourtesy =Bûn-piau| bpcourtesy =| hokkienipacourtesy =}} ''' 施世榜 ''' (1671年11月26日-1743年1月27日),字 ''' 文標 ''' ,號 ''' 澹亭 ''' ,為福建省泉州府晉江縣安平(今日晉江市安海鎮)人,祖籍河南固始,後隨父親施啟秉來臺在臺灣鳳山縣落籍,為鳳山縣拔貢生<ref name="a2"></ref>。是清代臺灣重大水利工程——八堡圳的創建者<ref name="台灣海外網">[http://www.taiwanus.net/history/3/43.htm 《台灣人的台灣史》,八堡圳(施厝圳),台灣海外網]</ref>。他是施琅的族侄,其父施啟秉與施琅同為潯海施氏十六世,乃第七世祖之後代,而施琅為三房之後,施啟秉為二房之後<ref name="a2"></ref>。
施世榜除開鑿八堡圳外,還在臺灣府城大南門外捐建敬聖樓{{NoteTag|1=雍正四年(1726年)建,為惜字亭的一種<ref name="a2"></ref>。}}、捐學田給海東書院{{NoteTag|1=乾隆五年(1740年),可能是施世榜以長子施士安之名或由施士安自己捐田千畝給海東書院<ref name="a2"></ref>。}}、建恩赦橋{{NoteTag|1=雍正年間所建,位在臺灣府城西定坊媽祖樓街,可能與後來的寅舍橋是同一座<ref name="a2"></ref>。}},於晉江修文廟{{NoteTag|1=可能是在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響應施琅五子施世騋倡捐重修縣學<ref name="a2"></ref>。}}、安平橋{{NoteTag|1=雍正五年(1727年)正月捐銀兩五十兩<ref name="a2"></ref>。}},亦修建了鳳山縣文廟{{NoteTag|1=乾隆二年(1737年)倡修,另有說法倡修者是其長子<ref name="a2"></ref>。}}<ref name="a1"></ref><ref name="a2"></ref>。此外施世榜也先後在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與雍正四年(1726年)重修泉安龍山寺與捐地擴建天上聖母宮(今鹿港天后宮),並捐獻銀元五十元以整修潯海施氏大宗祠<ref name="a2"></ref>。他在林先生廟與鹿港天后宮右廂供有其祿位<ref name="a2"></ref>。
21,45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