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腦細胞

增加 3,459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學習是提升記憶力的重要關鍵之一。王培寧指出,雖然隨著年紀增長,老年人對於新事物的學習能力確實不如年輕人,但若能將新事物與過去經驗結合,長輩的學習力絕對不輸任何人,而且會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並在大腦中扎根成為記憶。
*現代人忙於工作、壓力過大,導致智力減退、記憶衰弱,時常有健忘到懷疑人生的狀態,但這絕非是失智症,只要改善不良的生活作息,便能預防大腦退化和記憶力衰退。
==6步讓大腦再開發==
*1.大腦愈開心,學得愈好:帶來快樂感覺的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便是提升學習效能的要角之一。
**當達成目標時,多巴胺會大量分泌令人欣喜莫名,同時也讓達成目標那個行為的神經迴路連結得更緊。
**「裝笑也有相同的效果,」茂木健一郎指出,口角上揚做出笑的表情,和真心發笑活化的大腦區域相同,一樣能增加抗壓性,減少負面想法。
*2.愛運動,頭腦更聰明:「大腦是在走路運動時發展出來的」發展生子生物學家、《大腦當家》作者麥迪納(John Medina)指出,人類祖先平均一天要走20公里,支持大腦不斷演化的。
**運動會使腦細胞得到更多氧氣和養分,還能增加神經生長因子BDNF的濃度,幫助神經元生長。
**多利用午休時間散散步,幫助大腦新陳代謝順暢。在學習的空檔安排肢體活動,不但能紓解壓力,更可以活化身體狀態,不容易分心。
*3.努力、好奇、放鬆有助創意:充分準備與練習:創造力不是一步登天,牛頓看到蘋果落下時,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但他在頓悟之前,已孜孜不倦研究物理學,經常思考許多問題。
**「大腦每個單位時間的認知能量是有限制的」如果執行一般任務就佔去大部份資源,大腦就只會因循過去的做法,變不出新把戲。
**好奇心強、求知慾旺盛的人,前扣帶迴和前額葉皮質間的聯繫迴路強壯,因此能儲備豐富的資訊激發創意。
*4.三方法幫大腦專注:要幫助大腦集中精神,維持注意力,提高學習效果,可以試試:
**分段落:不要貪心想把訊息一次囫圇吞棗,尤其對初次接觸的新知識,要有時間休息讓大腦消化。開會、簡報時最好從基本的概念開始講解內容,循序漸進效果會更好。
**要專心、不要一心多用:邊吃飯邊聊天這種自動化作業,對大腦並非難事,但邊開車邊講手機這種雙方都需要注意力的任務,就很容易出錯。
**用情緒刺激當釣餌:大約每10分鐘左右,發現聽眾眼神渙散時,可以用和主題有關的故事或能引發情緒的事件,重新抓住他們的注意力。
*5.理解、圖像,有助記憶力:分散比集中記得牢:例如一週後要考試,在一星期內10個不同的時段重複讀考試的內容,比起一口氣看10遍的效果更好。
**需要記住的資訊,最好三不五時溫習一下,再加入新的相關資料一起思考,便不會學了新的卻忘了舊的。
**搞清楚訊息的意義:不明就裡死背的知識很難被提取出來使用,愈了解學習主題的意義,多結合真實的經驗和具體例子,訊息會自動被儲存且持續較久。
**善用圖片優勢效應:圖片的學習速度與記憶效果,比口語或文字更強。
**多練習:研究證實,將學習到的資訊反覆輸出練習,更有助大腦迴路的定著。抱著參考書猛讀,不如大量解題。
*6.睡得好睡得夠,才學得會:睡眠會影響人習得和保持新技能的方式,睡眠被剝奪的人,創造力和決策能力都會變差。
**睡眠對「記憶的整序和強固化」很重要。學習、訓練之後睡一覺,可以讓作業的表現進步。熬夜K書雖然能暫時應付考試,知識卻無法進入長期記憶庫儲存,很快忘光光。<ref name="天下雜誌">{{cite web |url= 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04983 | title= 別再錯用你的腦!簡易6招讓大腦再開發 | language=zh | date=2011-04-28 | publisher=天下雜誌 | author=朱芷君 | accessdate=2020-04-12}}</ref>
==参考來源==
{{Reflist}}
 
<ref name="传奇">{{cite web |url=http://eaglevisiontimes.nz/2018/10/24/蒲松龄前世与后身的传奇/ | title= 蒲松龄前世与后身的传奇 | language=zh | date=2018-10-24 | publisher=EagleVision Times | author=Susan | accessdate=2019-01-22}}</ref>
]]
[[File:青木宣親.jpg | thumb | 300px | 青木宣親 <br> [http://sports.ltn.com.tw/news/breakingnews/1954901 原圖鏈接] ]]
 
 
[[Category:415 西醫學]]
6,50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