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晚禱 (油畫)

增加 2,714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晚钟》标志着米勒艺术生涯的巅峰。《晚钟》、《拾穗者》和《播种者》三副画被世人称为米勒不朽的三大作品<ref>瞬间定格成永恒的美:《晚钟》赏析[J].艺术科技,2013,(第3期)</ref>。
 
==作品賞析==
《晚禱》是[[讓-弗朗索瓦·米勒]]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描述一對農民夫婦在遠處教堂[[鐘聲]]響起時,放下手上的工作,虔誠的祈禱。在遠遠地可以看到教會尖塔的黃昏田地上,兩人如剪影般凸顯出來的姿勢令人感動,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極力稱讚這幅畫,米勒也因此畫而聞名世界。
 
在米勒去世之後,這幅畫幾經易手,最後一位法國人以800,000法郎購得此畫,並捐贈給法國政府。《晚禱》目前則收藏在巴黎的[[奧塞美術館]]中。
這幅畫深刻地反映了一種複雜的農民精神生活:畫家著重於描繪這兩個形象對命運的虔誠。在充滿黃昏霧氣的大地上,立著兩個農產品的創造者,他們感謝[[上帝]]賜予他們一天勞動的恩惠,並祈求保守。這個恩惠就是農婦身旁小車上的兩小袋[[馬鈴薯]]!形象在畫上是顯得那樣孤立無援,他們體現了農民那種逆來順受,隨遇而安的性格。簡陋的生產工具,左側一把挖馬鈴薯的[[鐵杈]],兩人中間一隻盛物的[[破籃子]],除此以外,只有他們身上那件襤褸的襖衫。日落給大地蒙上一層蕭瑟的氛圍,畫家在這裡傾注全部心血去刻畫這種蕭瑟氛圍,讓它來籠罩這對可親可憐的勞動夫婦的形象。他著重描繪了農夫婦的虔誠和質樸,寄託了他對農民生活境遇的無限同情。
 
色調上,暮色沉沉,農夫脫帽少婦合掌祈禱,黃褐色調莊嚴溫暖,地平線與人物恰組成兩個端肅的十字,可用上[[溫克爾曼]]用來評述[[古希臘]][[雕塑]]的名句,「高貴的單純,靜穆mu的偉大」。這樣的情懷後來我們只能在凡.高的《[[食土豆者]]》和大大小小關於農鞋的描繪中遙遙感應了,他們同是偉大的農民畫家,在日常勞動與儉樸生活中感受詩意。
 
《晚禱》雖然是以描繪自然外貌為出發點,但是畫面中二位主角的舉動,在畫家的筆下,彷佛在頌揚上帝給予人類的恩賜,充滿著與現今社會不同的寧靜氣氛。
 
米勒在這幅畫中畫上廣漠的空間,並且加入浩瀚無際的感懷。據他說,他想起了幼年時和[[祖母]]在田裡祈禱,而畫此畫他的祖母和母親早已去世,對遠離的時間、空間的回憶,都凝聚在畫中。
 
《晚禱》的主題不單是對命運的謙恭和柔順,而更重要的是人們緬懷在那大地上辛勤勞動,流盡汗水以養育眾生的農民。[[米勒]]在[[法國]]繪畫中確立了真實地反映農民日常生活和艱苦勞動的新型風俗畫,《晚禱》即是這一主題的佳作。
3,28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