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91
次編輯
變更
無編輯摘要
===歷史沿革及大事紀===
中山堂民國27年(昭和13年,西元1938年),[[臺灣]] 新生報前身–臺灣日日新報社–為紀念創立40周年,將其建在公會堂屋頂上的四吋折射式赤道儀望遠鏡及圓頂觀測臺,捐獻給臺北市役所。<br>
臺灣光復後,公會堂為巿政府接收,更名為中山堂,其中圓頂觀測臺即為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的前身。之後,在人造衛星發射前,響應[[美國]] 史密斯松寧天文臺 (Smithsonian Observatory) 呼籲全世界協助觀測人造衛星,遂於民國 47年組織「中國人造衛星觀測委員會」,並組編觀測隊,代表我國參加觀測。民國46年,人造衛星射入軌道以後,人類文化躍入太空時代,社 會對天文知識之需求甚切,中山堂附近夜間光害嚴重不適合觀測工作, 於是經臺北市政府同意遷址。<br>
經過一番規劃,決定將天文臺設於圓山風景區內,因此,民國49年開始興建,民國52年正式竣工 啟用。另外,巿政府改制院轄市後,於民國 58年報請行政院核定組織規程。鑑於天文教育為科學教育之重要一環,設備亟待充實,於民國67年興建天象館,民國69年7月1日落成。此時的市立天文臺,共設有研究及推廣兩組,無論在天文教育之推廣、研究及軟硬體的設備上,已略具規模。
天文科學教育館然而,由於臺北市人囗急速增加,原有的天文臺又規模過小,不敷所需,加上市議會曾履次反應儘速增設天文科學館、擴大空間、充實展示內容、系統化闡釋天文新知,遂於民國82年在臺北巿政府教育局指示下,於士林區基河路363號正式動工興建天文科學教育館。自民國27年(昭和13年,西元1938年)至今,從公會堂、中山堂、圓山天文臺至現今之天文科學教育館,臺灣天文教育愈來愈茁壯,也愈來愈具規模。天文科學教育館已為國內的天文教育注入一股新的力量,使天文教育從深奧難懂的紙上談兵轉化為平易近人的生活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