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91
次編輯
變更
無編輯摘要
發音相似「北皮」的說法:
由日文發音上來說,「福皮藔」的日文念為「ふくひりょう」,而「福地藔」為「ふくちりょう」,「北皮藔」則是「ほくひりょう」,其中福( fuku )與北( hoku )、皮( hi )與地( chi )的發音相近,因而推論「北皮藔」的名稱來自於「福皮藔」閩南語念法的轉換,而「剝皮寮」的名稱則來自於相類似的「北皮藔」閩南語發音。但目前仍缺乏確切的文獻資料加以佐證,需等待更多的資料作深入的檢核。詳見米復國主持,《剝皮寮古街歷史價值調查研究》。
===名人軼事===
剝皮寮位於艋舺,在兩百餘年的發展歲月中,有著常民百姓生活的點滴,也有著文人逸士到訪的足跡。清末知名的國學大師章太炎,便曾來到剝皮寮短居住,在此撰寫了數十篇文章。京都帝大醫學博士的呂阿昌醫師,亦在此處懸壺濟世,開設懷安醫院,造福無數百姓。著名報人林佛樹,則在剝皮寮永興亭開設了「臺灣經濟日報社」,報導臺北市民生經濟相關的新聞。
國學大師旅居剝皮寮
據黃玉齋在〈章太炎與本市操觚界〉一文中的考證,國學大師章太炎旅臺居所為今廣州街123號。國學大師章太炎,在明治三十一年(1898)戊戌政變失敗之時,為躲避清廷所頒布的「鉤黨令」,輾轉來臺避難。在明治三十一年(1898)十二月七日至隔年六月十日旅臺的半年期間,章太炎便居住在艋舺的福地藔街,並擔任臺灣日日新報漢文欄記者,在報紙上發表了五十多篇對清廷批判及對臺灣觀感的文章。在臺期間,章太炎更參加了由日人組成的吟社,也在報紙上與日本文人唱和。在剝皮寮拆遷之前,廣州街123號曾開設了一家遠近知名的豆漿店。 因章太炎的國學貢獻,其來臺居所於民國九十二年二月十九日正式由臺北市政府指定為歷史建築。廣州街123號和125號兩棟建物內部相通,125號二樓後進陽台牆面上還留有難得一見的泥塑聯文。
醫學博士懸壺艋舺
呂阿昌在剝皮寮有著四棟房舍,係指昆明街298、300、302號以及廣州街97號等四棟樓房。呂阿昌祖籍泉州晉江,出生於艋舺頂新街(今西昌街),父親呂春營曾在鹿港的「錦玉香舖」擔任掌櫃,而後自立開業,在艋舺西昌街開設「振玉香舖」,遠近馳名。呂阿昌曾經就讀於艋舺公學校、臺灣總督府醫學校。大正四年(1915)年從臺灣總督府學校畢業後,呂阿昌在新莊開業,並進入杜聰明的藥理學研究室進行鴉片研究。之後,將醫院遷回艋舺,於今康定路與廣州街轉角處(今臺北國際商業銀行)開設「懷安醫院」,懸壺濟世,專長為內科及小兒科。昭和十年 ( 1935 )以〈阿片アルカロイドノ家兎血糖ニ及ボス影響〉一文獲得日本京都帝國大學醫學博士學位。其後歷任臺北市會議員、國大代表、臺北市醫師公會理事長、臺灣省醫師公會理事長等職,並曾擔任老松、龍山公學校的校醫,以及龍山國校家長會會長。民國四十四年三月二十八日,呂阿昌與蔡培火至屏東縣大武山上的藥草農場勘查,突然心臟病發,與世長辭,「懷安醫院」也隨之結束經營。呂阿昌醫師家屋位於昆明街與廣州街交會處,交通便利,在剝皮寮拆遷前曾出租作為檳榔攤皮用。房舍為水泥粉光的牌樓厝,女兒牆上有半圓弧形的山頭,騎樓則有兩根圓形間柱,在剝皮寮的街屋中獨樹一格。
著名報人操觚剝皮寮
林佛樹,為著名的經濟記者,曾經擔任《臺灣新民報》經濟版主筆,並著有《臺灣經濟要覧》、《臺灣經濟の基礎知識》、《米殼管理と果荷機構》等多部經濟相關著作。於新民報擔任多年記者,在昭和十六年(1941)《臺灣新民報》改版為《興南新聞》之後,則擔任論說委員兼社會部長的管理職。林佛樹積極參與文化運動,大正十二年(1923)年,與蔣滑水等人成立了「臺北青年讀書會」。昭和十九年(1944)在戰時新聞統制政策下,《興南新聞》與全島其他五家主要報社共同被併入《臺灣新報》,戰後則則由行政長官官署接管,改名為《臺灣新生報》。民國三十四年十月十日,林佛樹與楊雲范萍、吳濁流、王詩琅等人一同發起《民報》,強調臺灣人反抗殖民統治的鬥爭精神,以自別於具有官方色彩的《臺灣新生報》。次年,林佛樹在住處(康定路163-~171號的永興亭)開設「臺灣經濟日報社」,以報導臺北地區糧食的相關行情為主,每日發行量約為千份。民國四十五年應聘為中興大學教師,也結束了「臺灣經濟日報社」的經營,舉家搬離剝皮寮。在經濟記者、教師的身份外,林佛樹也對於臺灣的文藝有著熱情,民國五十三年,參加了吳濁流為《臺灣文藝》創刊而灣辦的文藝座談會,發抒對於臺灣文學的看法。對於臺灣社會的熱情,也讓林佛樹的生平顯得多彩絢爛。<ref>[http://59.120.8.196/enable2007/modules/tinyd1/index.php?id=5 台北市鄉土教育中心-名人軼事]</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