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邯郸黄河故道

增加 92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邯郸黄河故道1.jpg|缩略图|[http://www.baike.com/wikdoc/sp/qr/history/version.do?ver=7&hisiden=uBAgHUUNYUlFfW,18J,DwFYQg 邯郸黄河故道]]]'''古代黄河''',经现在的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曲周县、峰峰矿区等地在在今河北省沧州市黄骅港流入渤海(3000年前在河北宁河入海,西汉在黄骅入海,北宋在天津南入海。)。南宋高宗建炎二年,黄河大改道夺淮入海,在邯郸境内流淌了数千年的黄河,自此脱离今邯郸境内。黄河故道现在大名县、曲周县、峰峰矿区都有遗存。<ref>[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591158230.html 黄河故道]</ref>
有两件事值得一提:一是1947年国共黄河归故的谈判在邯郸市举行,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任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王化云是今邯郸市馆陶人。这两件事都说明了邯郸与黄河有割不断的天然联系。
史前的黄河今无考,仅知包括太行山在内的邯郸地带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地球物理变化(见沈括《梦溪笔谈》)。谈黄河只能从传说时期说起。
《邱县志》(张敏主编,方志出版社出版,2001年)戴杨风奎先生文章说,《通鉴纲目》记有"帝尧六十一载(公元前2297年),洪水",《中国历史科教书》把邱县境列为尧时洪水 [[ 泛滥 ]] 地,认为尧时黄泛至境。
又说,帝尧七十二载(公元前2286年),大禹开始治水导河,至帝尧八十五载(公元前2273年),治水成功。其间,至于衡漳(今成安县漳河店至今邱县南境一线衡漳故道),疏导了徒骇、太史、马颊(今大名东境有马颊河)等黄河下游九条支流,使黄河之水最后入于海。
'''《山经》大河'''
时间为春秋中叶公元前623年左右)以前。山经大河是指《山海经·山经》(疑成书于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山岳地理专著)里记载的大河。这时的黄河还没有定名,仅称"大河"或"河"。
[[File:邯郸黄河故道2.jpg|缩略图|[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93ea0e0102dxw7.html 邯郸黄河故道]]]
其基本流向是大致从今河南广武山北麓起,经过新乡、浚县,沿着南北走向的太行山东麓,向北微偏东的方向流经河北平原,从南至北流经的县份依次是今邯郸市的魏县、成安、广平、曲周、鸡泽、邱县等县,今邢台市的广宗、南宫、新河,今衡水市的衡水、深县,今沧州市的河间,今保定市的雄县,今廊坊市的霸州市,至永定河冲积扇南缘,东折今天津南而入渤海;从深县以下分岔流向东北,经今沧州市青县入海的这一段大河,因载于《尚书·禹贡》(旧传为夏禹所作,疑是战国后期即公元前3世纪作品)书中,所以这一段河道称禹贡大河。
史书上说过,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黄河于今宿胥(淇河、卫河合流处)决口,酿成改道,经濮阳、清丰、南乐、大名、馆陶,东北流向天津入海。据《邱县志》载杨凤奎先生文章说:"至东周贞定王六年(公元前463年),黄河东徙"。沿岸居民为了防御洪水,在自己的聚落或耕地的外围开始修筑堤防以自卫。
战国开始以后,黄河两岸的赵国、魏国,东岸的齐国,各自为了防护自己的疆土都修筑了防河大堤,各距河床二十五里,两堤相距五十里。左堤起自今武陟,右堤起自今原阳,均入今大名境,逶迤北去,绵亘数百里,至战国中叶修成。这样,洪水来时大流可以在堤内游荡,泥沙落淤在堤内。从此黄河有了固定的单一河道,诸岔流也渐为消失,结束了多股分流、决改 [[ 频繁 ]] 的局面。
故而从公元前4世纪至前2世纪中叶的二百多年内,黄河没有发生大的灾情。使人们得以在这片土地上进行较大规模的劳作生息,逐渐形成聚邑,发展成为城邑。这期间,有"以水为兵"、"以邻为壑"的事件发生,不过并未造成严重后果。史书记载,周显王三十七年、赵肃侯十九年(公元前332年),齐、魏攻赵,赵决放黄河水灌之,齐、魏乃退。
这期间的大河,也是流徙不定,有时走"山经大河"或"禹贡大河",有时也出现二股并存的局面。
公元前2世纪中叶以后(约西汉景帝以后),河堤内逐渐淤出大片肥沃的滩地,吸引了许多农民垦种,日久形成聚落,还在滩地前修土堤,以防 [[ 洪水 ]] 。经魏县、大名,至馆陶的一段黄河大堤内,这种土堤有数重,抬高了水位,又形成了险工段,黄河主流不断冲刷下游堤防,开始出现大幅度改徙的局面。
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和汉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黄河两次冲毁东岸大堤,决口东南流入淮,由淮河道入海。不过,这两次改道并未对河北造成水害,故今河北南部一带历史上无灾害记录。至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朝廷组织人力堵塞瓠子黄河决口(在濮阳北)以后,黄河才复归故道。
'''东汉大河时期'''
东汉明帝永平十三年(公元70年),也就是河决魏郡元城以南六十年之后,东汉政府堵住了决口。主持治河者王景在西汉大河以南以东的地方根据地形高低,开辟了一条新的黄河水道,这条河道从今河南濮阳南开始与西汉大河别流,东流今范县南、莘县东、茌平南,东阿北,又东北流经今黄河与马颊河之间,至今利津入海。
[[File:邯郸黄河故道4.jpg|缩略图|[http://www.changqingfoods.com/news/%E6%A6%9B%E5%8B%AC%E6%B8%A4%E9%8F%81%E5%91%B4%E4%BA%BE%E9%8D%A6%E3%84%A5%E6%91%A2/ 邯郸黄河故道]]]
 
由于有两条河道,故从此至9世纪末的唐朝晚期,黄河出现了大约八百年相对稳定的时期。相对稳定并不意味着没有水患,北齐武成帝河清二年、三年,东郡阳平(今馆陶一带)、清河,都发生过水涝,可能有黄河水患的因素。各县地方史志,对唐时的水患也有记载。
南宋高宗建炎二年,东京留守司杜充为了阻止金兵南下,在滑县人为决堤,使黄河向东流经滑县以南,由泗入淮,而后入黄海。此举并未挽回北宋灭亡的命运,却使黄河从此离开了历时数千年东北流向渤海的河道,摆动于豫东北至鲁西南地区。
在邯郸境内流淌了数千年的黄河,自此脱离今邯郸境内。屈指算来,今邯郸境内无黄河的历史,至今(2007年)已有八百七十九年了。不过,邯郸境内还有黄河(或许是余脉)流过的记载,《邱县志》说,黄河从公元1048年北流徙至,至金明昌五年(公元1194年)又南徙。说明这一段历史时期,河北境内还有 [[ 黄河 ]] 。为便于今后进一步考订。所以将其附录于此。
八百多年前,邯郸东部平原是黄河下游地区。在黄河离开邯郸境内的日子里,黄河有那些变化、变迁,本文就不再赘述了。
《汉书)记载,公元11年(王莽始建国三年),"河北魏郡(濮阳境)泛清河以东数郡",黄河再次改道。王莽认为河水东流,从此元城老家祖莹不再受黄河之害,所以不予堵塞(实际是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根本无法堵塞决口),以致"北渎遂空"(史称濮阳以下的黄河为"大河故渎")。
[[File:邯郸黄河故道3.jpg|缩略图|[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4616f801000czp.html 邯郸黄河故道]]]
从此,河南濮阳以下的黄河成了枯河,两岸人民不再有水患之忧,不再受水灾之害,人们便把河南濮阳至河北东光县这一段枯河称为王莽河。东汉史学家班固记载:"禹酾二渠以引河,一则漯川,今河所经;一则北渎,王莽时绝,故世俗名是流为王莽故河。"
蜿蜒层阜起,迤逦抱村斜。树色迎初照,风烟散暮鸦。直看屏是锦,不道堤为沙。"清朝康熙年间大名县知县顾咸泰亦作《沙堤晓障》诗:"迤逦长堤径,苍茫带郭斜。列图开宿雾,崇阜晃朝霞。沙篆双凫印,村连一县花。老农入画里,到处乐桑麻。"
闫沙岸村处在当时黄河水道旁的沙滩地带。据村中老人讲,以前有"一溜十八沙岸"之说,即有18个相连的沙岸村。除闫沙岸村外,以前还有王沙岸、董沙岸、薛沙岸等17个村,现都先后更名为王村、董村、薛村等。<ref>[https://baike.baidu.com/item/%E9%82%AF%E9%83%B8%E9%BB%84%E6%B2%B3%E6%95%85%E9%81%93/13848999?fr=aladdin 邯郸黄河故道]</ref> == 参考来源 =={{reflist}}[[Category:670 中国地方志总论]][[Category:630 中国文化史]][[Category:600 史地总论]]
8,09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