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邯鄲黃河故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古代黃河,經現在的河北省邯鄲市大名縣、曲周縣、峰峰礦區等地在在今河北省滄州市黃驊港流入渤海(3000年前在河北寧河入海,西漢在黃驊入海,北宋在天津南入海。)。南宋高宗建炎二年,黃河大改道奪淮入海,在邯鄲境內流淌了數千年的黃河,自此脫離今邯鄲境內。黃河故道現在大名縣、曲周縣、峰峰礦區都有遺存。[1] 有兩件事值得一提:一是1947年國共黃河歸故的談判在邯鄲市舉行,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第一任黃河水利委員會主任王化雲是今邯鄲市館陶人。這兩件事都說明了邯鄲與黃河有割不斷的天然聯繫。

黃河故道遺存

邯鄲黃河故道在今大名縣、曲周縣、峰峰礦區都有遺存。

歷史事件

有兩件事值得一提:一是1947年國共黃河歸故的談判在邯鄲市舉行,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第一任黃河水利委員會主任王化雲是今邯鄲市館陶人。這兩件事都說明了黃河與邯鄲有割不斷的天然聯繫。

黃河流經邯鄲的歷史

從黃河進入歷史時期起.也就是說從今天能夠推測出的時間或有史料記載以來,黃河從公元前二千年前流經太行山東麓,以後逐漸向東、向南擺動,到13世紀流經黃淮海平原的西緣,至此時,三千多年的時間裡,黃河在黃淮海平原上掃了一遍,海河以南的黃淮海平原,到處都受到過黃河水沙的灌注與淤淀,對黃淮海平原的地理環境和社會環境產生過巨大影響,其中自然包括流經邯鄲市東部平原的曲周縣。與曲周有關的黃河大體上可分為以下幾個不同的歷史時期。

傳說時期

史前的黃河今無考,僅知包括太行山在內的邯鄲地帶經歷了滄海桑田的地球物理變化(見沈括《夢溪筆談》)。談黃河只能從傳說時期說起。

《邱縣誌》(張敏主編,方志出版社出版,2001年)戴楊風奎先生文章說,《通鑑綱目》記有"帝堯六十一載(公元前2297年),洪水",《中國歷史科教書》把邱縣境列為堯時洪水泛濫地,認為堯時黃泛至境。

又說,帝堯七十二載(公元前2286年),大禹開始治水導河,至帝堯八十五載(公元前2273年),治水成功。其間,至于衡漳(今成安縣漳河店至今邱縣南境一線衡漳故道),疏導了徒駭、太史、馬頰(今大名東境有馬頰河)等黃河下游九條支流,使黃河之水最後入于海。

<<禹貢>>所謂"北播為九河",就是這個意思。據《三皇五帝時代》(王大有著,中國社會出版社,2000年出版)稱:"大禹治水,從冀州帝堯首都平陽周圍開始。 … … 使黃河河道南河自潼關向東暢道,經過孟津、洛水入河處,至大伓,向東經過輝縣共水、淇水、濁漳水(降水)的入黃河處(今河北肥鄉與曲周間),流入大陸澤(在今河北隆堯、巨鹿、任縣三縣之間),向北分為九條支流,共同承受黃河的大水,把它順利地導入海(河北武強為入海口)。"還說:"卻說自距今4200年時(公元前2208年)...... 黃河入海口在河北省衡水市武強,今滏陽河就是當時的黃河。"

《山經》大河

時間為春秋中葉公元前623年左右)以前。山經大河是指《山海經·山經》(疑成書於春秋戰國時代,是我國最早的一部山嶽地理專著)里記載的大河。這時的黃河還沒有定名,僅稱"大河"或"河"。

其基本流向是大致從今河南廣武山北麓起,經過新鄉、濬縣,沿着南北走向的太行山東麓,向北微偏東的方向流經河北平原,從南至北流經的縣份依次是今邯鄲市的魏縣、成安、廣平、曲周、雞澤、邱縣等縣,今邢台市的廣宗、南宮、新河,今衡水市的衡水、深縣,今滄州市的河間,今保定市的雄縣,今廊坊市的霸州市,至永定河沖積扇南緣,東折今天津南而入渤海;從深縣以下分岔流向東北,經今滄州市青縣入海的這一段大河,因載於《尚書·禹貢》(舊傳為夏禹所作,疑是戰國後期即公元前3世紀作品)書中,所以這一段河道稱禹貢大河。

春秋中葉

(公元前623年左右)至戰國中葉(公元前348年左右)時期。春秋中葉的黃河下遊河道還處在一種自然散漫的狀態,河道兩旁沒有修築堤防,河床被泥沙淤高了,到了一定時期遇到訊期,免不了漫溢泛濫,有時還可能同時分成多股分流入海。

史書上說過,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黃河於今宿胥(淇河、衛河合流處)決口,釀成改道,經濮陽、清豐、南樂、大名、館陶,東北流向天津入海。據《邱縣誌》載楊鳳奎先生文章說:"至東周貞定王六年(公元前463年),黃河東徙"。沿岸居民為了防禦洪水,在自己的聚落或耕地的外圍開始修築堤防以自衛。

戰國開始以後,黃河兩岸的趙國、魏國,東岸的齊國,各自為了防護自己的疆土都修築了防河大堤,各距河床二十五里,兩堤相距五十里。左堤起自今武陟,右堤起自今原陽,均入今大名境,逶迤北去,綿亘數百里,至戰國中葉修成。這樣,洪水來時大流可以在堤內遊蕩,泥沙落淤在堤內。從此黃河有了固定的單一河道,諸岔流也漸為消失,結束了多股分流、決改頻繁的局面。

故而從公元前4世紀至前2世紀中葉的二百多年內,黃河沒有發生大的災情。使人們得以在這片土地上進行較大規模的勞作生息,逐漸形成聚邑,發展成為城邑。這期間,有"以水為兵"、"以鄰為壑"的事件發生,不過並未造成嚴重後果。史書記載,周顯王三十七年、趙肅侯十九年(公元前332年),齊、魏攻趙,趙決放黃河水灌之,齊、魏乃退。

孟軻(約公元前372--前289年)在《孟子·告子下》中批評自誇善於治水的白圭(魏國人)說:"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為壑,今吾子以鄰國為壑",指出了戰國中葉列國當權者人為地互相製造水害的X弊。

西漢大河

亦即後來的王莽河。因為這條河在《漢書·地理志》中有載,故稱西漢大河。它實際上是戰國中葉以來由於河道兩側修築堤防以後而形成的大河。其流經在今河南濬縣西南古宿胥口以上與"山經大河"和"禹貢大河"相同,自古宿胥口以下,東北流經今濮陽西南,折北經今大名東、館陶東北,又東經今山東高唐,北經東光西,又東北流經今河北省滄州市黃驊市東入海。

這期間的大河,也是流徙不定,有時走"山經大河"或"禹貢大河",有時也出現二股並存的局面。

公元前2世紀中葉以後(約西漢景帝以後),河堤內逐漸淤出大片肥沃的灘地,吸引了許多農民墾種,日久形成聚落,還在灘地前修土堤,以防洪水。經魏縣、大名,至館陶的一段黃河大堤內,這種土堤有數重,抬高了水位,又形成了險工段,黃河主流不斷沖刷下游堤防,開始出現大幅度改徙的局面。

漢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和漢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黃河兩次沖毀東岸大堤,決口東南流入淮,由淮河道入海。不過,這兩次改道並未對河北造成水害,故今河北南部一帶歷史上無災害記錄。至漢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朝廷組織人力堵塞瓠子黃河決口(在濮陽北)以後,黃河才復歸故道。

不久,河水又在魏郡(治今大名東北)館陶境內北決,衝出一條名叫屯氏河的岔流,"深與大河等",流經魏郡、清河、信都、渤海等郡入海,成為黃河的天然排洪道,故而有意不加堵塞,河水和屯氏河兩股分流,水流暢通,這種局面維持了六七十年,便出現了下游的鳴犢河和大河分流的局面。

此後六七年便發生淤塞,也使以後三四十年內不斷在魏郡、東郡、平原、清河、信都、渤海等沿河諸郡境內決口。如公元前29年黃河決館陶及東郡金堤,造成洪災,次年修成河堤,堵了決口。

最後終於在王莽建國三年(公元11年)從魏郡元城(今大名東北)以南,洪水決向清河以東數郡。執政者王莽起先怕洪水淹沒他在元城的祖墳,後因洪水東決口,元城的祖墳並未受到威脅,於是就不主張堵塞決,使河水在兗、豫境內造成一場特大的洪災,也造成黃河一次大的改道。

東漢大河時期

東漢明帝永平十三年(公元70年),也就是河決魏郡元城以南六十年之後,東漢政府堵住了決口。主持治河者王景在西漢大河以南以東的地方根據地形高低,開闢了一條新的黃河水道,這條河道從今河南濮陽南開始與西漢大河別流,東流今范縣南、莘縣東、茌平南,東阿北,又東北流經今黃河與馬頰河之間,至今利津入海。

由於有兩條河道,故從此至9世紀末的唐朝晚期,黃河出現了大約八百年相對穩定的時期。相對穩定並不意味着沒有水患,北齊武成帝河清二年、三年,東郡陽平(今館陶一帶)、清河,都發生過水澇,可能有黃河水患的因素。各縣地方史志,對唐時的水患也有記載。

不管怎麼說,這八百年內也是1949年以前黃淮海平原上水系最穩定的時期。河北因此也形成了不少重鎮,出現了經濟繁榮景象。唐太宗貞觀十三年,因魏州(今大名東北)為河北重鎮,故設河北道於魏州,領二十六州。唐開元年間,河北中、南部桑樹遍野,戶戶機杼,生產力發展到一個高峰時期。

北宋二股河時期

從7世紀中葉(唐高宗以後)開始.黃河下遊河患又開始增多。五代時,河南、山東,由於自然和人為的因素河患頻發,不過,對河北的影響不大。北宋建立後,雖然結束了長期分裂割據的局面,但河患更甚於前。

宋太祖乾德四年(公元966年),黃河於今濮陽決口,水入大名府,沖毀民舍。到了嘉佑五年又在大名府魏縣第六埽(今南樂西)決出一條分流,經魏(即大名)、恩(今清河)、博、德等州境,名四界首河,下接西漢篤馬河(今馬頰河),又經滄州樂陵、無棣一帶入海。此為宋代黃河的東流。因黃河原有北流,故東流又稱二股河。

宋代自黃河第一次北流之後,又發生了第二、第三次北流,都是在濮陽以西或以東決而北流,經今滏陽河和南運河之間,北流至天津以東入海。黃河就在這塊東西高、中間低的平原上來回遊盪,處於紊亂的時代,大名、館陶等地多有洪災。

宋哲宗元佑八年(公元1093年),澶州河潰,復行魏店(在今大名南),北流因淤斷絕。宋哲宗元符二年,河決內黃,東流斷絕,全河北流。

南宋高宗建炎二年,東京留守司杜充為了阻止金兵南下,在滑縣人為決堤,使黃河向東流經滑縣以南,由泗入淮,而後入黃海。此舉並未挽回北宋滅亡的命運,卻使黃河從此離開了歷時數千年東北流向渤海的河道,擺動於豫東北至魯西南地區。

在邯鄲境內流淌了數千年的黃河,自此脫離今邯鄲境內。屈指算來,今邯鄲境內無黃河的歷史,至今(2007年)已有八百七十九年了。不過,邯鄲境內還有黃河(或許是余脈)流過的記載,《邱縣誌》說,黃河從公元1048年北流徙至,至金明昌五年(公元1194年)又南徙。說明這一段歷史時期,河北境內還有黃河。為便於今後進一步考訂。所以將其附錄於此。

八百多年前,邯鄲東部平原是黃河下游地區。在黃河離開邯鄲境內的日子裡,黃河有那些變化、變遷,本文就不再贅述了。

大名縣遺存

大名縣城北有一溜帶"堤"字的村莊,由南向北坐落着劉堤口村、康堤口村、萬堤村(古稱萬家堤)、黃金堤村,其側有沙堤村、閆沙岸村。這些村莊的形成與黃河堤防、故道有關。

據《史記》記載,西漢以前黃河流經大名,春秋戰國時期,黃河下游已普遍興築堤防。但各諸侯國以鄰為壑,堤防不規則不合理。秦朝統一中國後,"決通川防,夷去險阻",對堤防進行了全面整治。

漢代進一步修成系統堤防,並不斷增修石工,加高增厚,稱黃河下游大堤為金堤,寄寓了人們對黃河堤防堅固不潰的美好願望。據《大名縣誌》(民國本)記載:"金堤為漢時舊堤,勢如岡陵、繞古黃河歷開州(今濮陽)、清豐、南樂入縣境,東北趨山東館陶(今河北館陶)計長二百餘里。"大名縣境內這一段殘斷連綿20公里的長堤,就是漢代金堤遺址。

王莽深知黃河洪水泛濫的厲害,建立新朝後加大對黃河堤防的治理,多次對金堤進行加築,使百姓鮮受災害。為紀念王莽築堤之功,加上大名縣(當時稱元城)是王莽家鄉的緣故,民間稱之為王莽堤。

《漢書)記載,公元11年(王莽始建國三年),"河北魏郡(濮陽境)泛清河以東數郡",黃河再次改道。王莽認為河水東流,從此元城老家祖瑩不再受黃河之害,所以不予堵塞(實際是當時的生產力水平根本無法堵塞決口),以致"北瀆遂空"(史稱濮陽以下的黃河為"大河故瀆")。

從此,河南濮陽以下的黃河成了枯河,兩岸人民不再有水患之憂,不再受水災之害,人們便把河南濮陽至河北東光縣這一段枯河稱為王莽河。東漢史學家班固記載:"禹釃二渠以引河,一則漯川,今河所經;一則北瀆,王莽時絕,故世俗名是流為王莽故河。"

據有關資料考證,西漢以前黃河流經大名縣境長達613年。黃河改道後,人們開始在堤防、故道上生產生活,後來形成村落。劉堤口村、康堤口村、萬堤村、黃金堤村等村莊都因坐落在漢金堤遺址上且以始居者姓氏而得名。

沙堤系黃河泥沙淤積而成的一條沙質堤埝,人居其上植樹種麻插桑養蠶,變沙堤為一道綠色長堤,極具詩情畫意,於是沙堤曉障成為當時一大名勝,引得文人墨客為之詠嘆。明朝大學士成基命有《沙堤曉障》詩描繪這裡的美好田園景色:"四野低平楚,亭亭此望賒。

蜿蜒層阜起,迤邐抱村斜。樹色迎初照,風煙散暮鴉。直看屏是錦,不道堤為沙。"清朝康熙年間大名縣知縣顧咸泰亦作《沙堤曉障》詩:"迤邐長堤徑,蒼茫帶郭斜。列圖開宿霧,崇阜晃朝霞。沙篆雙鳧印,村連一縣花。老農入畫裡,到處樂桑麻。"

閆沙岸村處在當時黃河水道旁的沙灘地帶。據村中老人講,以前有"一溜十八沙岸"之說,即有18個相連的沙岸村。除閆沙岸村外,以前還有王沙岸、董沙岸、薛沙岸等17個村,現都先後更名為王村、董村、薛村等。[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