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5,177
次編輯
變更
上海县城墙
,無編輯摘要
[[File:上海县城墙.jpg|350px|缩略图|右|<big>现存上海城墙</bi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330/e84dadf315ee4cc58ecaa20b29f27f31.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304825691_99993079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上海县城墙是明朝嘉靖年间为抵御倭患护卫上海县治而兴建的城池,旧址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南部。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九月,利用倭寇暂时退去的间隙,上海县民集资、捐地并担石运土,利用三个月时间修建完毕。上海县城墙周长9里,高二丈四尺,并有长1620丈、宽6丈、深一丈七尺的城濠。城墙辟门六座,并设有水门三座。上海开埠后,因城墙对内外交通的不便,一度引发县内民众的争议,后采取增辟城门的方式解决。民国元年(1912年),在当时自治人士的建议下,最终上海地方机构同意拆城,并将基址改筑为中华路和法华民国路(今人民路)。目前仅余大境阁与露香园路两段残留城墙,其中大境阁段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