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上海縣城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上海縣城牆明朝嘉靖年間為抵禦倭患護衛上海縣治而興建的城池,舊址位於上海市黃浦區南部。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九月,利用倭寇暫時退去的間隙,上海縣民集資、捐地並擔石運土,利用三個月時間修建完畢。上海縣城牆周長9里,高二丈四尺,並有長1620丈、寬6丈、深一丈七尺的城濠。城牆辟門六座,並設有水門三座。上海開埠後,因城牆對內外交通的不便,一度引發縣內民眾的爭議,後採取增闢城門的方式解決。民國元年(1912年),在當時自治人士的建議下,最終上海地方機構同意拆城,並將基址改築為中華路和法華民國路(今人民路)。目前僅餘大境閣與露香園路兩段殘留城牆,其中大境閣段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1]

歷史

築城以前

蒙古侵亡南宋後,為防範江南地區漢人的反抗,毀江南大部分地區的城垣,因而即使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設置上海縣時,並未興築城池。明朝繼起後復築了宋代城池,但上海由於本無城池,外加民眾由於長期從事海洋貿易,多有習武,因而也未興建城牆。

築城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倭患進一步加劇,四月、五月間,由於缺乏有效屏障,倭寇多次侵入內。尤以五月這次最甚,直接導致知縣喻顯科逃走,縣丞宋鰲和指揮武尚文戰死,倭寇駐紮七日後焚毀大量官舍民居後撤退。基於此種情況,身為本籍人士的光祿寺少卿顧從禮疏請興建城牆以抵禦倭寇,最終松江知府方廉同意築城。

嘉靖三十二年十月,利用倭寇退卻的契機,工程開工。為搶在倭寇再犯前完成,工程採用版築法夯築。此外,民眾也踴躍參與,例如倡議築城的顧從禮捐粟四千石用於建造朝陽門。太常卿陸深的夫人梅氏捐銀兩千兩,並且因城牆穿越所持地產,更毀屋讓出地基。博士王相堯也將地產捐出以供築城。普通民眾也擔土運石,日夜搶築,最終於當年臘月完成興築。新築的城牆周長9里,高一丈五尺,同時開闢六座城門,分別為朝宗門、寶帶門、 晏海門、儀鳳門、跨龍門和朝陽門。民眾依其方位俗稱為大東門、小東門、北門、西門、大南門和小南門。同時在寶帶門、朝宗門和儀鳳門設置水門,以便方浜和肇嘉浜的流通。嘉靖三十三年正月十八日,倭寇再度來襲,依賴城牆固守的按察司僉事董邦政最終成功抵禦。兩年後,倭寇再度圍城,但仍無法攻破。

保留、拆除與現狀

隨着上海開埠,先後闢築了英租界(後為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使得原先縣城以北逐漸成為繁榮的新市區,且面積遠較縣城廣大。而縣城經過幾次戰火,外加缺乏現代市政改造,護城河又逐漸淤塞,使得上海縣民眾對城牆逐漸有所不滿。至光緒三十二年二月,以士紳姚文枬為首的等人向時任上海道的袁樹勛提議,因城垣的阻礙,使得城內發展漸趨落後,因而建議拆除城牆。但由於當時呼籲保留的勢力仍較強大,加之城牆為國防設施,其興建與拆除均需呈兩江總督、江蘇巡撫首肯。在此情況下,時任上海城廂內外總工程局的總董李平書居間調停,採取改良方案,即增設城門以利交通,並對其他城牆予以保留。最終於宣統元年(1909年)增開福佑門、尚文門和拱辰門,依據方位和原有城門,民眾俗稱其為新東門、小西門和小北門。此外,對小東門、小南門和老北門進行了加高增築。

兩年後,上海光復,革命黨人建立滬軍都督府,總管城廂內外軍事與政治事務。抱有拆城理念的李平書被任命為上海民政總長,在其努力下,最終於民國元年(1912年)元月成立城濠事務所,經過兩年最終於民國三年(1914年)完成拆除工作。原有的城牆填平了濠溝,修築為馬路,其南段稱為「中華路」,北段因與法租界相鄰,在租界當局影響下,稱為「法華民國路」。但城濠事務所所在的大境閣,因臨近工程結束且供奉關帝得以倖存至今。2005年因動遷,於露香園路發現被民居包裹的一段城牆,目前分地面及地下兩段保存[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