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961
次編輯
變更
上海城隍庙
,無編輯摘要
[[File:上海城隍庙7.jpg|350px|缩略图|右|<big>上海城隍庙</big>[http://photo.tuchong.com/2858075/f/268436444.jpg 原图链接][http://tuchong.com/2858075/22929511/ 来自 图虫网 的图片]]]
上海城隍庙是上海最主要的道教正一派道观,也是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与著名景点 <ref>[http://www.huaxia.com/zt/jl/16-015/4839219.html 老城隍庙],华夏经纬网,2016-05-12 </ref> ,位于上海市方浜中路249号,毗连豫园。上海城隍庙始建于明永乐元年(1403年),由原霍光行祠改建而成。此后历经多次扩建,于清朝道光初年达到鼎盛。民国13年(1924年)中元节,“三巡会”举办过程中发生火灾而被毁。民国15年(1926年)重建,采用钢筋混凝土,并于次年落成。1966年4月起,城隍庙开始停止宗教活动,庙产一度改做商场。1994年11月,上海城隍庙归还予上海道教协会,并于次年恢复宗教活动至今。
==历史==
===创设前===
吴越地区东临大海,由于长江和东海的互相作用,潮汐影响较其他地区为大。遇大潮来临,则往往冲毁堤坝,民众认为这是楚霸王项羽的灵魂发怒所致,故称霸王潮<ref>[https:9 //www.sohu.com/a/324682536_120043355 人们将吴淞江潮称为“霸王潮”,比作横行天下不可一世楚霸王项羽] ,搜狐</ref> 。在厌胜的影响下,此地多为汉代将领立庙,例如萧何庙、英布庙、彭王庙等。唐代设立华亭县后,始有城隍,遂以汉太祖大将纪信为城隍。宋代为便于城隍巡境,遂于上海务以西一带建立庙宇,作为城隍行祠。蒙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上海县设立,但蒙古人并无意敕封城隍,因此县内居民仍以祭拜纪信为城隍。
除纪信外,相传自东吴末帝时起,就在南部的金山上设立了供奉汉代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的庙。宋宣和二年(1120年),赐封显忠庙,后逐渐累加称“金山忠烈昭应庙”。同时,上海一带也多有霍光行祠的建造。
全盛时期的上海城隍庙南临方浜(今河道已填没为方浜路)、东邻鄂王庙(又名岳庙,今已不存),由主体建筑和后园组成,其中主体建筑主要有照壁、山门、仪门、碑亭(今已不存)、大殿、两庑(原内列二十四司)、穿廊、二殿和寝宫。后园又分为东园(又名内园)和西园,东园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今为豫园的一部分,西园即原豫园故址,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709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