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王式廓

增加 13,855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姓名 = 王式廓 ( 当代革命现实主义画家)| 圖像 = [[File:王式廓.jpg|缩略图|center|[http://img5.imgtn.bdimg.com/it/u=935907275,4002826888&fm=26&gp=0.jpg 原图链接]]]| 圖像說明 =当代革命现实主义画家| 出生日期 = 1911年| 國籍 = 中國| 别名 = | 職業 = 当代革命现实主义画家| 知名原因 = | 知名作品 = 《参军》</br>《井冈山会师》</br>《血衣》</br>《毛主席和我们在一起》</br>。}} '''[[王式廓]]'''(Wang Shi Kuo) 当代革命现实主义画家 王式廓(1911—1973) 字子容。山东[[掖县]](今莱州市)西由村人。当代革命现实主义画家和人民美术教育家。早年学习美术,1930年入济南爱美高中艺师科学习西画,开始学习西画,并关心革命。“九一八”事变后,担任爱美中学南下请愿团二大队队长,赴南京参加全国学生的联合示威游行,要求蒋介石政府抗日。建国后,历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研究部主任、中央美院委员会委员、中国美协常务理事等职。 == 人物生平 == 1932年秋入私立北平京华[[美术学院]],1933年又到国立杭州艺专,学习西画兼学油画、水彩画,并经常观摩大师作画,学习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一九三五年在[[上海美专]]毕业后,1936年考入到日本东京美 术学校学习。这期间,他经常参加中共海外支部领导的“文化座谈会”,学习政治经济学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九三七回国,参加抗日救亡活动。画了大量巨幅抗日宣传画,像《[[总动员]]》、《保卫家乡》、《[[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敌》、《再上前线》、《[[台儿庄大捷]]》等等。一九三八年八月到延安,在鲁艺学院美术系任教员兼研究员,并于一九四二年九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大生产运动]]中获得劳动模范称号。在延安的八年,他主要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同时,创作了大量反映现实的美术作品。其代表作有木刻《[[开荒]]》,油画《自卫军[[宣誓]]》《[[平型关战斗]]》,漫画《希特勒的战车》,素描《安塞县女县长》,黑白版画《二流子转变》(1943年作品)等, 标志着他绘画艺术的成熟。1947年,调到[[晋冀鲁豫边区北方大学]]任教授兼研究员。次年,又调华北大学任教授、研究员。后随军进驻北平。1973年4月,他接受[[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油画《[[血衣]]》的创作任务,到河南安阳、巩县等地搜集素材。在二十几天中,每天带病工作十三四个小时,5月22日下午,在画一老一少农民的头像时,因劳累过度手握画笔倒在油画架旁。当地党政领导立即投入抢救工作。经过18个小时的紧张抢救无效,王式廓教授不幸与世长辞。 == 艺术世界 == 美术巨匠 1937年8月王式廓徒步赴革命圣地延安。在当时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所艺术院校——[[鲁迅艺术文学院]]美术系任教员、研究员。他经常深入到农村和农民们打成一片,画了众多风格纯朴、淳厚的延安农民肖像 。创作了《平型关大战》、《读报》、《进边区》(素描)、《开荒》和《改造二流子》(木刻)等作品。王式廓教授是20世纪中国第一代革命画家,作为一位从延安走出来的革命画家,他创作了许多优秀的美术作品。如新中国成立后的《[[参军]]》(中国革命博物馆藏)、《[[井冈山会师]]》([[中央档案馆]]藏)、《发明者的夜晚》(中国美术馆藏)、《毛主席和我们在一起》等油画作品及大型素描《血衣》(中国革命博物馆藏)等富有时代精神和战斗激情的作品,深入地刻画了胸怀伟大理想的人民形象,深受广大人民喜爱。他在各个历史时期还画了众多的人物肖像,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1973年4月,他接受[[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油画《[[血衣]]》的创作任务,到[[河南安阳]]、巩县等地搜集素材。在二十几天中,每天带病工作十三四个小时,留下了几十幅具有高度艺术水平的农民肖像珍品。5月22日下午,在画一老一少农民的头像时,因劳累过度手握画笔倒在油画架旁。当地党政领导立即投入抢救工作。经过18个小时的紧张抢救无效,王式廓教授不幸与世长辞,从此与他热爱的巩县山区和他所热爱的农民兄弟、姐妹永别了。当地农民们含着眼泪说:“老王是累死的啊”。当他们得知王式廓教授的遗体已在郑州火化时,到县委去提意见:“为什么要把老王烧掉,为什么不埋在我们这块土地上。老王是为画我们累死的啊!”王式廊教授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一生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其中包括人们熟悉的油画、木刻、素描、速写,此外还有鲜为人知的中国画和书法。王式廓教授的素描在中国现代绘画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有素描艺术巨匠的美誉,他的代表作大型素描《血衣》,几乎家喻户晓,在第四次全国文艺代表大会上,被称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优秀的艺术作品之一。王式廓教授的《改造二流子》堪称时代的杰作。徐悲鸿先生赞道:《改造二流子》论题材这是最重要的主题而且新颖;论构图这幅最完美;论人物最成功;论技巧最高明。王式廓教授以一个艺术家敏锐的观察力,善于揭示每个人物的内心世界,并运用娴熟的艺术技巧塑造出一个具有鲜明的个性、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达到了形神兼备的艺术高度。 素描巨作 王式廓的《血衣》也是一件重量级作品。从目前所见资料来看,王式廓从1950年开始构思,到1973年5月23日去世前还在为这件作品搜集形象与色彩素材,前后历时二十多年,是一件在新中国美术创作 史上历时最长而终未实现画家本来愿望的作品。该创作原计划以油画形式完成,1957年,作品尚在素描草图、习作阶段时,就被中国美协机关刊物《美术》重点报道,不仅在封面和内页选刊习作和草图,而且还专门发表了评论文章,一件作品,尚未完成即受到如此关注,这在《美术》杂志编辑史上极其少见。此次上拍的《血衣》草图、素描共65幅,属于王式廓创作素描《血衣》前完成和积累的部分,依据画面信息及信息的完整度和工率度,可以分为整体构思性草图(9幅)、局部形象构思性草图(24幅)以及创作性习作(32幅),系统地展示了王式廓《血衣》构思和创作过程,其中除个别草图和习作曾在有关出版物发表外,均未曾公开。1959年十年大庆时要求王式廓在比较紧的时间内将《血衣》全幅创作完成,若按原计划画油画,时间显然不够,因此要在国庆节前完成创作任务,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将为创作油画《血衣》积累的素描草稿、习作,顺势转换升级为完整的素描创作。打定主意后的王式廓为此经过数月努力,为当时刚落成的中国革命博物馆赶制出了素描《血衣》,以极其朴素但非常符合作品情感基调的黑白灰语言,极具戏剧性冲突效果却又葆有浓郁的现实生活气息的构图处理和人物塑造,使新中国美术创作第一次实现了以素描表现重大主题,较为完整地体现了素描作为现实主义创作方式的艺术价值,非常珍贵。 艺术探讨 由于学派渊源、艺术个性、美学思想诸方面的不同,[[徐悲鸿]]和王式廓等大师的素描风格和理论主张也互有区别,但彼此都从不同的方面对中国素描学派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从学术的角度来看,王式廓的艺术有两个根基和两个源头:其一,中国画。他在20年代即开始画中国画。现存的《寒鸦图》、《松树》等中国画创作,笔墨有八大的空灵,老缶的雄放,可看出他传统绘画的造诣。其二,西方绘画的素养和基本功。在改天换地的革命大时代的熔炉中,王式廓锻炼了自身,也把他身怀的多方面的技艺熔铸其中。王式廓素描学派是在这两条艺术之流的汇合中,在大革命的熔炉这个特殊环境中形成的,他的素描学派的发生与形成都离不开这个特定的时代。时代环境和他个人的自觉性创造,使他的艺术具有了东方的、民族的、革命的美学特征。王式廓曾尖锐地批判过“轻视民族、民间传统”,“企图用外国的东西代替民族传统”这种“缺乏民族自尊、自信”的艺术倾向。翻看王式廓在延安时期创作的素描,很快能把我们带进那个火热的年代:人民大众的自觉的民族意识、历史主动精神,创造了历史、扭转了乾坤。《宣誓》(草图)中体现的民族奋起精神,《延安农民读报》中所内含的新文化的深入人心,由“自在阶级”转变为“自为阶级”的生存状态。除了这些群体性大场面的创作之外,王式廓又在一系列的农民和干部的素描肖像中揭示了人物的时代风貌和精神世界,成为时代的一面镜子。 == 人物成就 == 建国后,王式廓创作了油画《参军》《井冈山会师》《毛主席和我们在一起》,大型素描《血衣》等,生动地刻画了胸怀伟大理想的人们的形象,深受广大人民喜爱。其巨作《血衣》,为建国以来最优秀的艺术作品之一。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虽然遭到残酷迫害,但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本色,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 1973年4月,他接受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油画《血衣》的创作任务,到河南安 阳、巩县等地搜集素材。在20几天中,每天带病工作十三四个小时,留下了几十幅具有高度艺术水平的农民肖像珍品。临终前他还在画架旁工作。历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研究员,晋冀鲁豫边区北方大学、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央美术学院研究部主任、院党委委员。一九七三年五月二十三日在河南农村深入生活时,因劳累过度脑溢血逝世,终年六十二岁。在艺术上取得重要成就,其代表作有木刻改造二流子及大型素描等。人物性格刻划入微,以质朴、浑厚的艺术风格,生动地塑造了一系列中国农民的形像。 出版有《王式廓素描集》、《王式廓画集》、《血衣》等。王式廓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及作品展,王式廓遗孀吴咸捐赠奖学金2011年是著名画家王式廓诞辰100周年,现年96岁的王式廓夫人吴咸决定与青基会和中央美院合作捐赠200万元设立《王式廓》奖学金,每年为中央美院的优秀研究生提供出国考察的机会,扩大他们的艺术视野,为他们在艺术领域的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青基会秘书长涂猛和中央美院副院长徐冰9日来到吴咸女士家中签署了相关协议和章程。青基会向吴咸女士颁发了捐款证书。<ref>[http://www.cafa.edu.cn/info/?c=901&N=4442 隆重纪念王式廓诞辰100周年 纪念大会及作品展开幕]中央美术学院.2011-5-6[引用日期2013-03-12]]</ref>2011年5月6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文化部和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馆和中央美术学院承办的“王式廓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隆重举行。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覃志刚,文化部艺术司司长董伟、教育部体卫艺术司副司长廖文科,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中国美术家协会秘书长刘健在主席台就坐。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主任罗成琰,中央美院教授闻立鹏,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王行最,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副秘书长黑德昆,王式廓先生的夫人吴咸和王式廓的子女:王其智、王荻地、王延荻、王晓欣、王群作为嘉宾到场。党委书记杨力主持纪念大会,院长潘公凯,副院长谭平、徐冰,党委副书记孙红培出席。此次展览展出收藏于中国美术馆及其家属捐赠的王式廓作品,包括油画、木刻、素描、速写、手稿、草图,以及《血衣》、《改造二流子》、《井冈山会师》等大家熟知的经典作品。展览汇集了700多件作品以及相关资料,展现“土地之子”王式廓的生命情怀,希望通过对王式廓艺术人生的深入研究和展示,进一步认识现代中国美术的历史,研究波澜壮阔的现代中国的革命史与社会发展史,对这双重的历史进行研究,以期廓清复杂曲折的20世纪历史的线索和轨迹,揭示时代的发展情景和真实状态,展览将展出至2011年6月5日。展览开幕仪式上,由吴咸先生和她的4个女儿共同向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捐资人民币200万元设立、用于资助中央美院在校研究生海外考察的“王式廓奖学金”举行了颁奖仪式。前排:吴咸,王晓欣,后排:潘公凯,王延荻,王荻地,王群。纪念王式廓诞辰活动画册揭晓中央美术学院杨力书记和马骁先生一同揭晓了此次纪念活动出版的两本大型画册《王式廓》和《从延安到北京》。当天下午,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闻立鹏教授主持举行了“纪念王式廓百年诞辰座谈会”,王式廓先生的家属、生前的同事和学生通过回溯记忆、点评作品和归纳精神等方式,纪念缅怀王式廓先生。 == 参考资料 =
15,99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