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式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王式廓 | |
---|---|
當代革命現實主義畫家 | |
出生 | 1911年 |
國籍 | 中國 |
知名作品 |
《參軍》 《井岡山會師》 《血衣》 《毛主席和我們在一起》 。 |
王式廓(Wang Shi Kuo) (1911—1973) 字子容。山東掖縣(今萊州市)西由村人。當代革命現實主義畫家和人民美術教育家。早年學習美術,1930年入濟南愛美高中藝師科學習西畫,開始學習西畫,並關心革命。「九一八」事變後,擔任愛美中學南下請願團二大隊隊長,赴南京參加全國學生的聯合示威遊行,要求蔣介石政府抗日。 建國後,歷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研究部主任、中央美院委員會委員、中國美協常務理事等職。
人物生平
1932年秋入私立北平京華美術學院,1933年又到國立杭州藝專,學習西畫兼學油畫、水彩畫,並經常觀摩大師作畫,學習中國傳統繪畫藝術。一九三五年在上海美專畢業後,1936年考入到日本東京美術學校學習。這期間,他經常參加中共海外支部領導的「文化座談會」,學習政治經濟學等馬克思主義理論。一九三七回國,參加抗日救亡活動。畫了大量巨幅抗日宣傳畫,像《總動員》、《保衛家鄉》、《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殺敵》、《再上前線》、《台兒莊大捷》等等。一九三八年八月到延安,在魯藝學院美術系任教員兼研究員,並於一九四二年九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在大生產運動中獲得勞動模範稱號。在延安的八年,他主要從事美術教育工作,同時,創作了大量反映現實的美術作品。其代表作有木刻《開荒》,油畫《自衛軍宣誓》《平型關戰鬥》,漫畫《希特勒的戰車》,素描《安塞縣女縣長》,黑白版畫《二流子轉變》(1943年作品)等, 標誌着他繪畫藝術的成熟。1947年,調到晉冀魯豫邊區北方大學任教授兼研究員。次年,又調華北大學任教授、研究員。後隨軍進駐北平。
1973年4月,他接受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油畫《血衣》的創作任務,到河南安陽、鞏縣等地搜集素材。在二十幾天中,每天帶病工作十三四個小時,5月22日下午,在畫一老一少農民的頭像時,因勞累過度手握畫筆倒在油畫架旁。當地黨政領導立即投入搶救工作。經過18個小時的緊張搶救無效,王式廓教授不幸與世長辭。
藝術世界
美術巨匠
1937年8月王式廓徒步赴革命聖地延安。在當時中國共產黨的第一所藝術院校——魯迅藝術文學院美術系任教員、研究員。他經常深入到農村和農民們打成一片,畫了眾多風格純樸、淳厚的延安農民肖像。創作了《平型關大戰》、《讀報》、《進邊區》(素描)、《開荒》和《改造二流子》(木刻)等作品。王式廓教授是20世紀中國第一代革命畫家,作為一位從延安走出來的革命畫家,他創作了許多優秀的美術作品。如新中國成立後的《參軍》(中國革命博物館藏)、《井岡山會師》(中央檔案館藏)、《發明者的夜晚》(中國美術館藏)、《毛主席和我們在一起》等油畫作品及大型素描《血衣》(中國革命博物館藏)等富有時代精神和戰鬥激情的作品,深入地刻畫了胸懷偉大理想的人民形象,深受廣大人民喜愛。他在各個歷史時期還畫了眾多的人物肖像,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聲譽。
1973年4月,他接受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油畫《血衣》的創作任務,到河南安陽、鞏縣等地搜集素材。
在二十幾天中,每天帶病工作十三四個小時,留下了幾十幅具有高度藝術水平的農民肖像珍品。5月22日下午,在畫一老一少農民的頭像時,因勞累過度手握畫筆倒在油畫架旁。當地黨政領導立即投入搶救工作。經過18個小時的緊張搶救無效,王式廓教授不幸與世長辭,從此與他熱愛的鞏縣山區和他所熱愛的農民兄弟、姐妹永別了。當地農民們含着眼淚說:「老王是累死的啊」。當他們得知王式廓教授的遺體已在鄭州火化時,到縣委去提意見:「為什麼要把老王燒掉,為什麼不埋在我們這塊土地上。老王是為畫我們累死的啊!」
王式廊教授是一位多才多藝的藝術家,一生留下了許多優秀的作品,其中包括人們熟悉的油畫、木刻、素描、速寫,此外還有鮮為人知的中國畫和書法。王式廓教授的素描在中國現代繪畫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有素描藝術巨匠的美譽,他的代表作大型素描《血衣》,幾乎家喻戶曉,在第四次全國文藝代表大會上,被稱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優秀的藝術作品之一。王式廓教授的《改造二流子》堪稱時代的傑作。徐悲鴻先生贊道:《改造二流子》論題材這是最重要的主題而且新穎;論構圖這幅最完美;論人物最成功;論技巧最高明。王式廓教授以一個藝術家敏銳的觀察力,善於揭示每個人物的內心世界,並運用嫻熟的藝術技巧塑造出一個具有鮮明的個性、有血有肉的藝術形象,達到了形神兼備的藝術高度。
素描巨作
王式廓的《血衣》也是一件重量級作品。從目前所見資料來看,王式廓從1950年開始構思,到1973年5月23日去世前還在為這件作品搜集形象與色彩素材,前後歷時二十多年,是一件在新中國美術創作史上歷時最長而終未實現畫家本來願望的作品。該創作原計劃以油畫形式完成,1957年,作品尚在素描草圖、習作階段時,就被中國美協機關刊物《美術》重點報道,不僅在封面和內頁選刊習作和草圖,而且還專門發表了評論文章,一件作品,尚未完成即受到如此關注,這在《美術》雜誌編輯史上極其少見。此次上拍的《血衣》草圖、素描共65幅,屬於王式廓創作素描《血衣》前完成和積累的部分,依據畫面信息及信息的完整度和工率度,可以分為整體構思性草圖(9幅)、局部形象構思性草圖(24幅)以及創作性習作(32幅),系統地展示了王式廓《血衣》構思和創作過程,其中除個別草圖和習作曾在有關出版物發表外,均未曾公開。1959年十年大慶時要求王式廓在比較緊的時間內將《血衣》全幅創作完成,若按原計劃畫油畫,時間顯然不夠,因此要在國慶節前完成創作任務,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將為創作油畫《血衣》積累的素描草稿、習作,順勢轉換升級為完整的素描創作。打定主意後的王式廓為此經過數月努力,為當時剛落成的中國革命博物館趕製出了素描《血衣》,以極其樸素但非常符合作品情感基調的黑白灰語言,極具戲劇性衝突效果卻又葆有濃郁的現實生活氣息的構圖處理和人物塑造,使新中國美術創作第一次實現了以素描表現重大主題,較為完整地體現了素描作為現實主義創作方式的藝術價值,非常珍貴。
藝術探討
由於學派淵源、藝術個性、美學思想諸方面的不同,徐悲鴻和王式廓等大師的素描風格和理論主張也互有區別,但彼此都從不同的方面對中國素描學派的形成和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從學術的角度來看,王式廓的藝術有兩個根基和兩個源頭:其一,中國畫。他在20年代即開始畫中國畫。現存的《寒鴉圖》、《松樹》等中國畫創作,筆墨有八大的空靈,老缶的雄放,可看出他傳統繪畫的造詣。其二,西方繪畫的素養和基本功。在改天換地的革命大時代的熔爐中,王式廓鍛煉了自身,也把他身懷的多方面的技藝熔鑄其中。王式廓素描學派是在這兩條藝術之流的匯合中,在大革命的熔爐這個特殊環境中形成的,他的素描學派的發生與形成都離不開這個特定的時代。時代環境和他個人的自覺性創造,使他的藝術具有了東方的、民族的、革命的美學特徵。王式廓曾尖銳地批判過「輕視民族、民間傳統」,「企圖用外國的東西代替民族傳統」這種「缺乏民族自尊、自信」的藝術傾向。翻看王式廓在延安時期創作的素描,很快能把我們帶進那個火熱的年代:人民大眾的自覺的民族意識、歷史主動精神,創造了歷史、扭轉了乾坤。《宣誓》(草圖)中體現的民族奮起精神,《延安農民讀報》中所內含的新文化的深入人心,由「自在階級」轉變為「自為階級」的生存狀態。除了這些群體性大場面的創作之外,王式廓又在一系列的農民和幹部的素描肖像中揭示了人物的時代風貌和精神世界,成為時代的一面鏡子。
人物成就
建國後,王式廓創作了油畫《參軍》《井岡山會師》《毛主席和我們在一起》,大型素描《血衣》等,生動地刻畫了胸懷偉大理想的人們的形象,深受廣大人民喜愛。其巨作《血衣》,為建國以來最優秀的藝術作品之一。
在「文化大革命」期間,他雖然遭到殘酷迫害,但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本色,對革命事業充滿信心。 1973年4月,他接受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油畫《血衣》的創作任務,到河南安 陽、鞏縣等地搜集素材。在20幾天中,每天帶病工作十三四個小時,留下了幾十幅具有高度藝術水平的農民肖像珍品。臨終前他還在畫架旁工作。歷任延安魯迅藝術學院研究員,晉冀魯豫邊區北方大學、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中央美術學院研究部主任、院黨委委員。一九七三年五月二十三日在河南農村深入生活時,因勞累過度腦溢血逝世,終年六十二歲。在藝術上取得重要成就,其代表作有木刻改造二流子及大型素描等。人物性格刻劃入微,以質樸、渾厚的藝術風格,生動地塑造了一系列中國農民的形像。 出版有《王式廓素描集》、《王式廓畫集》、《血衣》等。
王式廓誕辰100周年紀念大會及作品展,王式廓遺孀吳咸捐贈獎學金
2011年是著名畫家王式廓誕辰100周年,現年96歲的王式廓夫人吳咸決定與青基會和中央美院合作捐贈200萬元設立《王式廓》獎學金,每年為中央美院的優秀研究生提供出國考察的機會,擴大他們的藝術視野,為他們在藝術領域的發展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青基會秘書長塗猛和中央美院副院長徐冰9日來到吳咸女士家中簽署了相關協議和章程。青基會向吳咸女士頒發了捐款證書。
[1] 2011年5月6日,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文化部和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美術館和中央美術學院承辦的「王式廓誕辰100周年紀念大會」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隆重舉行。中國文聯黨組副書記、副主席覃志剛,文化部藝術司司長董偉、教育部體衛藝術司副司長廖文科,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中國美術家協會秘書長劉健在主席台就坐。中國文聯國內聯絡部主任羅成琰,中央美院教授聞立鵬,中國扶貧基金會秘書長王行最,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副秘書長黑德昆,王式廓先生的夫人吳咸和王式廓的子女:王其智、王荻地、王延荻、王曉欣、王群作為嘉賓到場。黨委書記楊力主持紀念大會,院長潘公凱,副院長譚平、徐冰,黨委副書記孫紅培出席。
此次展覽展出收藏於中國美術館及其家屬捐贈的王式廓作品,包括油畫、木刻、素描、速寫、手稿、草圖,以及《血衣》、《改造二流子》、《井岡山會師》等大家熟知的經典作品。展覽匯集了700多件作品以及相關資料,展現「土地之子」王式廓的生命情懷,希望通過對王式廓藝術人生的深入研究和展示,進一步認識現代中國美術的歷史,研究波瀾壯闊的現代中國的革命史與社會發展史,對這雙重的歷史進行研究,以期廓清複雜曲折的20世紀歷史的線索和軌跡,揭示時代的發展情景和真實狀態,展覽將展出至2011年6月5日。
展覽開幕儀式上,由吳咸先生和她的4個女兒共同向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捐資人民幣200萬元設立、用於資助中央美院在校研究生海外考察的「王式廓獎學金」舉行了頒獎儀式。
紀念王式廓誕辰活動畫冊揭曉
中央美術學院楊力書記和馬驍先生一同揭曉了此次紀念活動出版的兩本大型畫冊《王式廓》和《從延安到北京》。
當天下午,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聞立鵬教授主持舉行了「紀念王式廓百年誕辰座談會」,王式廓先生的家屬、生前的同事和學生通過回溯記憶、點評作品和歸納精神等方式,紀念緬懷王式廓先生。
作品賞析
視頻
參考資料
- ↑ 隆重紀念王式廓誕辰100周年 紀念大會及作品展開幕,中央美術學院.20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