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林登·约翰逊

增加 96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林登·约翰逊.jpg|260px|缩略图|右|<big>林登·约翰逊</big>[https://pic2.zhimg.com/80/v2-d5a2bdb1b49cbad559d5ee04c0f70090_720w.jpg 原图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080415 来自 知乎 的图片]]]
''' 林登·约翰逊 ''' (英语:Lyndon Baines Johnson,1908年8月27日-1973年1月22日),时常缩写称LBJ, [[ 美国 ]][[ 政治 ]] 人物,1963年至1969年担任第36任美国 [[ 总统 ]] ,1961年至1963年于约翰·肯尼迪任下为第37任美国副总统。约翰逊为民主党人,来自 [[ 得克萨斯州 ]] ,1937年至1949年任众议员,1949年至1961年任参议员。在参议院中他六年任多数党领袖,两年任少数党领袖,两年任多数党党鞭。
==简介==
约翰逊于1960年参加美国总统选举,未获成功,但此后民主党候选人兼 [[ 马萨诸塞州 ]] 联邦参议员约翰·肯尼迪选定其为竞选伙伴。两人在大选中险胜共和党候选人理查德·尼克松,约翰逊亦于1961年1月20日就职为美国副总统。1963年11月22日, [[ 肯尼迪 ]] 遇刺身亡,约翰逊接任美国总统一职,并于1964年总统选举中横扫共和党候选人兼亚利桑那州参议员巴里·戈德华特,连任总统职位。约翰逊以其专横粗暴性格闻名,不时通过“约翰逊待遇”(Johnson treatment)迫使有权势的政客支持推动其立法。
约翰逊提出了“伟大 [[ 社会 ]] ”这一立法举措,推动维护民权、公共广播、联邦医保、医疗补助、 [[ 教育 ]] 援助、 [[ 艺术 ]] 、城市及乡村发展、公共服务及“向贫穷宣战”。在约翰逊任内,向贫穷宣战政策及经济的发展使数百万美国人脱离了贫困阶层。约翰逊同时签署了一系列民权法案,禁止在公共设施、跨州贸易、工作场所及住房领域进行种族歧视,《选举权法案》则取缔了南方一些州对非裔美国人选举权进行的限制。《1965年移民及国籍法案》则改革了美国的移民体系,以 [[ 种族 ]] 为尺度的移民配额制度终结,以国籍为尺度的制度开始实施。
在约翰逊任内,美国在越南战争中的参与程度逐渐升级。1964年,美国国会通过《东京湾决议》,赋予约翰逊在不经宣战许可的情况下即可在 [[ 东南亚 ]] 使用武力的权力。在越美国军事人员数量大幅度上升,自1963年的16,000名非战斗顾问增加至1968年年初的550,000人,大量 [[ 军事 ]] 人员直接参与战斗。美军损失数额亦大幅上升,和平进程逐渐陷入僵局,对于战事的不满情绪导致大规模反战运动在美国 [[ 大学 ]] 校园及海外地区集中爆发。
1965年起,多数大 [[ 城市 ]] 爆发夏季骚乱,犯罪率大幅提升,其政敌开始呼吁施行“ [[ 法律 ]] 与秩序”政策。约翰逊上任初期广受民众欢迎,但越南战争及国内社会不稳定导致其支持率逐渐下跌。1968年民主党内部发生分裂,其反战派系对约翰逊进行批判。1968年约翰逊在新罕布什尔州民主党总统初选中惨败,由此亦宣布放弃竞选连任。共和党候选人 [[ 理查德·尼克松 ]] 在大选中胜出,统治美国总统 [[ 政治 ]] 长达36年的新政联盟就此崩溃。1969年1月约翰逊离职,返回其得克萨斯州牧场度过余生,1973年1月22日因心脏病过世,享年64岁。
史学家称新政时期后的美国现代自由主义在约翰逊任内达到了顶峰。由于其在国内政绩优异,推动立法对民权、枪支管制、原野保护及 [[ 社会保险 ]] 等有重大影响,尽管他对外在越战上受挫,许多 [[ 历 史学家 |史学家]] 对其评价仍旧颇为积极,在美国总统排名中依旧较为靠前。
==视频==
263,66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