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所见

增加 10,440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Infobox person | 姓名 =《所见》 | 圖像 = File:所见4322.webp.jpg|缩略图 |居中|200px|[https://p0.ssl.qhimgs4.com/t01382ab95e242c1c31.webp…”
{{Infobox person
| 姓名 =《所见》
| 圖像 = [[ File:所见4322.webp.jpg|缩略图 |居中|200px|[https://p0.ssl.qhimgs4.com/t01382ab95e242c1c31.webp 原图链接]
[https://www.360kuai.com/pc/9a34e0c46330d1e26?cota=4&kuai_so=1&tj_url=so_rec&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图片来源]]]
| 圖像說明 = 清代文人[[袁枚]]所作
| 出生日期 =
| 國籍 =
| 别名 =
| 職業 =
| 知名原因 =
| 知名作品 =
}}
'''《所见》'''是一首五言绝句,是清代文人[[袁枚]]所作<ref>[https://www.360kuai.com/pc/92fa0e61485f9f8f7?cota=3&kuai_so=1&sign=360_7bc3b157&refer_scene=so_55 袁枚 著名美食家与扬州围棋]快资讯 ,发布时间; 2020-04-11 11:25</ref>。本诗描绘了一幅林中牧童一派天真快乐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所见》这首诗写的是一个放牛的小孩骑着牛,大声地唱着牧歌,大概是想捕捉那只鸣叫的蝉吧,忽然停止了歌声,站立在柳树旁。这一切叫袁枚看见了,袁枚就写了一首诗,叫"所见",意思是说诗中写的内容是袁枚亲眼看到的。

野外林阴道上,一位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缓缓而来。也不知有什么开心事儿,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响,整个树木全给他惊动了。忽然,歌声停下来,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紧闭,两眼凝望着高高的树梢。“知了,知了,知了……”树上,一只蝉儿也在扯开嗓门,自鸣得意地唱呢。正是它把小牧童吸引住了,他真想将蝉儿捉一手呢!这情景,全被诗人看在眼里,写进诗中。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厅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体会、去遐想、去思考。<ref>[https://www.gushiwen.org/GuShiWen_5979f6356f.aspx 《所见》] 古诗文网</ref>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所见》<ref>[https://www.gushiwen.org/GuShiWen_5979f6356f.aspx 《所见》] 古诗文网</ref>

读音;suǒ jiàn

释义;所持的看法,犹见解;意见。

出处;《晋书·嵇康传》

分类;词语

==作品原文==
所见<ref>[https://www.360kuai.com/pc/9a34e0c46330d1e26?cota=4&kuai_so=1&tj_url=so_rec&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古诗配画图片大全_古诗所见] 快资讯 ,发布时间; 2020-02-22 20:36</ref>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yuè)。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注释译文==

⑴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⑵振:振荡;回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⑶林樾(yuè):指道旁成阴的树。

⑷欲:想要。

⑸捕:捉。

⑹鸣:叫。

⑺立:站立。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作品鉴赏==
赏析一
其一,诗人首先是写儿童放牛时候的轻松心态,骑在黄牛背上一边走一边歌唱,心情何等得畅快,嘹亮的歌声在树阴间回荡,这是一幅悠闲的景象。后诗人笔锋一转,写儿童不知为何突然想捕捉知了,可能是回家玩耍,也可能是为别人捕捉的,总之为了不惊动树上鸣叫的知了,儿童小心翼翼地停止了歌唱,俨然一副认真的模样,这与前面边放牛边歌唱的样子截然相反。诗中只是写了儿童从动到静的变化这一事实,可是并没有点明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这反而留给读者遐思的空间。

其二,诗作多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描写,直接抒发生活的感受,诗看似闲情逸致,实则寄托情思。袁枚的作品不顾及格律,活泼自由,语言浅显明了,形象自然生动。《所见》一诗描写了作者偶然所见的一件小事。全诗用叙述的方式,通过叙述牧童的动作,形象的刻画出了放牛娃天真活泼和率真的神态,充满生活情趣。读诗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其三,《所见》本诗的写作特色诗"缘景以见情"。只有兼诗情画意之美,得情景交融之妙,才算是最上乘之作。《所见》,当然不能算是诗中的珍品,但也不失为一首好诗。它之所以好,就在于画中有人,景中有情,而且表现的是诗人的"真性情"。在这里,画是两幅,而主人公却是一个,这便是那位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牧童。诗成功地刻划了他的形象。前两句,通过"骑"和"振"两个动词,把牧童那种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心情和盘托了出来。他几乎完全陶醉在 大自然的美景之中,简直不知道世间还有"忧愁"二字。正因为心中欢乐,才不禁引吭高歌,甚至于响遏行云,"振林樾"。第 三句,写牧童的心理活动,交代了他"闭口立"的原因,也是全诗的转折点。第四句"忽然"一词,把这个牧童发现树上鸣蝉时的惊喜心情和机警性格栩栩如生地表现了出来。而"闭"和"立 " 两个动词,则把这个牧童天真的神态和孩子式的机智刻划得淋漓尽致。你看他正在悄悄地站在树下,歪着头眼睛望着鸣蝉,心里想着怎样去捕捉才不会让它逃掉哩!

综观全诗,它所描绘的和平、宁静和优美如画的田园风光。所刻划的活泼、自在和天真无邪的牧童形象,究竟表 现了诗人怎样的一种思想感情呢?诗人曾经说过 "诗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毋庸讳言,诗所描绘、所刻划的,正 是诗人毕生追求的境界,也正是他所一再强调的"真性情"。然而,现实却并非总是如此完美的。也许这正是诗人无法 解决的主观和客观户间的矛盾吧!

赏析二
诗的艺术表现是成功的。第一句平平而起,不着痕迹。第二句调子突然高昂,旋律突然加快,从而形成一个高 潮。第三句是过渡,是作势。第四句,急转直下,如千尺悬瀑坠入深潭,戛然而止。从"振林袍"到"闭 口 立",这是一个多 么大的起伏,一个多么强的跌宕 !"此时无声胜有声"。正是在这种起伏变化中获得了巨大的艺术效果。诗的语言,明 白如话,质朴无华,十分本色。大概诗人认为,只有这样的诗才能更好地直抒性情吧!顺便提及这是一首古绝。古绝与今绝 (古称律绝)的区别是前者多用仄韵不讲究平仄格式后者反是。这首诗用是入声韵也不讲究平仄所以是古绝。

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听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体会、去遐想、去思考。

==作者简介==
[[File:袁木142.webp.jpg|thumb|300px|有框|右|[https://p0.ssl.qhimgs4.com/t0184a77a49d6edae08.webp 原图链接][https://www.360kuai.com/pc/92fa0e61485f9f8f7?cota=3&kuai_so=1&sign=360_7bc3b157&refer_scene=so_55 图片来源]]]
[[袁枚]](1716年3月25日-1798年1月3日),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浙江]]慈溪。 清朝乾嘉时期代表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和美食家。<ref>[https://so.gushiwen.org/authorv_74546b0b8005.aspx 袁枚] 古诗文网</ref>

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1742)外调江苏,先后于溧水、江宁、江浦、沭阳任县令七年,为官政治勤政颇有名声,奈仕途不顺,无意吏禄;乾隆十四年(1749)辞官隐居于南京小仓山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嘉庆二年(1797),袁枚去世,享年82岁,去世葬在南京百步坡,世称"随园先生"。

袁枚倡导"性灵说",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嘉三大家",又与赵翼、张问陶并称"性灵派三大家",为"清代骈文八大家"之一。文笔与大学士纪昀齐名,时称"南袁北纪"。主要传世的著作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及《补遗》,《随园食单》、《[[子不语]]》、《[[续子不语]]》等。散文代表作《[[祭妹文]]》,哀婉真挚,流传久远,可将其与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并提。

袁枚之妹袁机亦甚具学识,《[[如皋县志]]》、《[[杭州府志]]》、《清史稿·列女传》皆有传。

袁机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卒,袁枚八年后写成的散文代表作《祭妹文》[[哀婉]]真挚,流传久远,古文论者将其与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并提。
后世纪念
===袁枚墓===
袁枚死后即葬于随园。其墓位于[[小仓山南岭]]随家仓的百步坡上,原为[[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墓原有石牌坊,上刻"清故袁随园先生墓道"九字,并树"皇清诰授奉政大夫显考袁简斋之墓"石碑一块,碑文为古文家姚鼐所撰。"十年动乱"中均被全部毁坏。

1974年3月,因建五台山体育馆,经批准,由南京市文件保管委员会对该墓进行了清理。3月18日开始,历时3天,共清理墓葬三座。皆为砖室,长2.5米左右,其宽度仅容木棺一具,除葬袁枚本人以外,其余两座均为女墓,当属袁枚妻、妾。随葬物有金簪3枚,金耳环2副,玉带片20块。以及玉管、铜镜、瓷罐等。

===袁枚故居===
随园,现位于[[南京]]清凉山东部方向,小仓山麓,清学者袁枚故居。

===紫藤文物==
[[袁枚]]治沭,距今已200多年。袁枚当时在沭阳县衙(老县政府,现为紫藤花园小区)手植的一株紫藤,至今仍生机勃勃,其叶蓁蓁,被列为沭阳县重点保护文物之一。
==视频==
<center> '''语文大师 所见——袁枚'''</center>
<center>
{{#iDisplay:h0884bvmaib|780|460|qq}}
</center>

<center> '''所见'''</center>
<center>
{{#iDisplay:w0611l8dt4u|780|460|qq}}
</center>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51 中國詩]]
[[Category:100 哲學總論]]
33,57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