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庐山瀑布

增加 1,013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 庐山瀑布1.jpg|thumb|right| [http://i.serengeseba.com/uploads/i_4_980516743x1329893151_26.jpg 原图链接] [http://www.serengeseba.com/zonepic.php?wd=%E5%BA%90%E5%B1%B1%E7%80%91%E5%B8%83%E4%BA%91%E7%99%BE%E5%B9%B4%E5%A5%87%E8%A7%82&img=http 图片来源庐山瀑布百年奇观网] ]]
'''庐山瀑布'''由三叠泉瀑布、开先瀑布、石门涧瀑布、 [[ 黄龙潭瀑布 ]] 和秀峰瀑布、王家坡双瀑还有玉帘泉瀑布组成的瀑布群。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瀑布之一。瀑布流下的声音。带来的空气就像刚刚雨停后的泥土的芬香。瀑布由大月山、五老峰的涧水汇合,从大月山流出,经过五老峰背,由北崖悬口注入大盘石上,又飞泻到二级大盘石,再喷洒至三级盘石,形成三叠,气势磅礴,雄伟壮美。远踞数十步外山崖之上的观三叠泉瀑布者,目睹此景,虽衣履脸发为谷风吹落的水雾尽湿,仍情不自禁地欢呼雀跃,说的就是其中比较受欢迎的三叠泉瀑布了,三叠泉位于五老峰下部,瀑布从上而下飞流直下,一叠直垂而叠弯曲三叠抬头,真的是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感觉,让人叹为观止。最著名的三叠泉瀑布,从大月山流出,再过五老峰背,经过山川石阶,折成三叠,壮丽之景。飞流而下的三叠泉瀑布,前来观赏的游人无不为之倾倒,流连忘返。刘过的《三叠泉歌》作了这样的描写:“初疑雪崩涌天谷,翻若雷奔下岩宿。“对于庐山瀑布的向往源自于那美好的诗歌和咏诵的歌曲,但却并不是终止于此的,追随着这种自然的美景。
庐山瀑布西北,其峰尖圆,烟云聚散,如博山香炉之状”(乐史《太平寰宇记》)。诗人 [[ 李白 ]] 的笔下,便成了另一番景象: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地升起了团团白烟,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红日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这不仅把香炉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为不寻常的瀑布创造了不寻常的背景。诗人才把视线移向山壁上的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前四字是点题:“挂前川”,这是“望”的第一眼形象,瀑布象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挂”字很妙,它化动为静,维妙维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谁能将这巨物“挂”起来呢?“壮哉造化功”!所以这“挂”字也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力的赞颂。第三句又极写瀑布的动态。“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然而,诗人犹嫌未足,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惊人魂魄。“疑是”值得细味,诗人说得恍恍惚惚,才更为生动、逼真,其奥妙就在于诗人前面的描写中已经孕育了这一形象!巍巍香炉峰藏在云烟雾霭之中,遥望瀑布就如从云端飞流直下,临空而落,这就自然地联想到象是一条银河从天而降。可见,“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比喻,虽是奇特,但在诗中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形象的刻画中自然地生发出来的。它夸张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从而振起全篇,使得整个形象变得更为丰富多彩,雄奇瑰丽,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给人以想象的余地,显示出李白那种“万里一泻,末势犹壮”的艺术风格。
(《诗人玉屑》)这个看法在这首诗里似乎特别有说服力。比如一个“生”字,不仅把香炉峰写“活”了,也隐隐地把山间的烟云冉冉上升、袅袅浮游的景象表现出来了。“挂”字前面已经提到了,那个“落”字也很精彩,它活画出高空突兀、巨流倾泻的磅礴气势。很难设想换掉这三个字,这首诗将会变成什么样子。中唐诗人徐凝也写了一首《庐山瀑布》。诗云:“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场景虽也不小,但还是给人局促之感,原因大概是它转来转去都是瀑布、瀑布……,显得很实,很板,虽是小诗,却颇有点大赋的气味。比起李白那种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有形有神,奔放空灵,相去实在甚远。无怪苏轼说:“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唯有谪仙词。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戏徐凝瀑布诗》)话虽不无过激之处,然其基本倾向还是正确的,表现了苏轼不仅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也是一位颇有见地的鉴赏家,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ref>[https://www.360kuai.com/pc/9c809d6101fe10219?cota=4&kuai_so=1&tj_url=so_rec&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 李白--《望庐山瀑布》] </ref>
“疑是银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惊人魂魄。“疑是”值得细味,诗人明明说得恍恍惚惚,而读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觉得只有这样写,才更为生动、逼真,其奥妙就在于诗人前面的描写中已经孕育了这一形象。巍巍香炉峰藏在云烟雾霭之中,遥望瀑布就如从云端飞流直下,临空而落,这就自然地联想到像是一条银河从天而降。可见,“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比喻,虽是奇特,但在诗中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形象的刻画中自然地生发出来的。<ref>[https://so.gushiwen.org/shiwenv_62802abab937.aspx | 望庐山瀑布] </ref>
"春如梦、夏如滴、秋如醉、冬如玉",更构成一幅充满魅力的立体天然山水画。历史造就此山,文化孕育此山,名人喜爱此山,世人赞美此山。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数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蕴育了庐山无比丰厚的内涵,使她不仅风光秀丽,更集教育名山、文化名山、宗教名山、政治名山于一身。从司马迁"南登庐山",到陶渊明、李白、白居易、 [[ 苏轼 ]] 、王安石、黄庭坚、 [[ 陆游 ]] 、朱熹、 [[ 康有为 ]] 、胡适、 郭沫 等1500余位文坛巨匠登临庐山 瀑布 ,留下4000余首诗词歌赋的文化名山的确立;从慧远始建东林寺,开创"净土法门",到集佛、道、天主、基督、伊斯兰教于一身的宗教圣地的形成;"名山避世哗"隐居之瀑布,世纪初世界25个国家风格的庐山别墅,中国第一个亚热带山地植物园,李四光"第四纪冰川"。
“峨峨匡庐山瀑布,渺渺江湖间”,形容恰到好处。也正因是如此,庐山瀑布才不愧为一幅充满魅力的天然山水画卷。 庐山是一座崛起于平地的巍巍峨峨的孤立形山系。震旦纪就在浅海底开始沉积,经过“吕梁运动”慢慢升高露出水面受到锉磨,后下沉淹没汪洋海水继得洗礼,直至白垩纪时发生“燕山运动”,掀起“褶皱”波涛重新露出水面,断块续升,定型山的骨架,又经长期积雪覆盖,到四世纪末地球变暖,再经更强烈的冰川剥蚀,因而造就了崔嵬孤突,峥嵘潇洒,雄俊诡异,刻切剧烈。庐山地形走向,东西伸张,南北收缩,像片枇杷树叶。东临高垄,西接赛阳,南濒黄龙山麓,北靠莲花。其长约29公里,宽约15公里,周围面积达到300平方公里。
 
[[File:庐山瀑布6.png|thumb|right| [http://img19.3lian.com/d/file/201801/16/cfd581d2f080eda651b69157148c913d.png 原图链接] [https://www.3lian.com/gif/2018/01-15/1515999652176750_2.html 图片来源三联网] ]]
==庐山瀑布的传说==
传说,早在周初(大约公元前十七十六世纪),也有说在周威烈王时候(即公元前四世纪),有一位匡俗先生,在庐山学道求仙。据说匡俗字君孝,有的书称匡裕,字子孝,也有称为匡续的。从 [[ 中国 ]] 传统的名与字的联义看,其名为裕,是较为合理的,俗字是误传,俗、续二字罔音,也是传闻之悦。为了方便,这里依照人们熟悉的称呼。此外,还有称匡俗为庐俗的,这种传说乃是因名山而臆想其人,以地名为氏,以氏为姓,倒还符合古代的惯例。至于他确切的姓氏,自然毋庸予以追究,要追究也无从着手。据说,匡俗在庐山寻道求仙的事迹,为朝廷所获悉。于是,周天子屡次请他出山相助,匡俗也屡次回避,潜入深山之中。后来,匡俗其人无影无踪。有人说他成仙去了,这自然是无稽之谈。后来人们美化这件事把匡俗求仙的地方称为“神仙之庐”。并说庐山这一名称,因为“成仙”的人姓匡,所以又称匡山,或称为匡庐。到了宋朝,为了避宋太祖赵匡脱匡字的讳,而改称康山。另一种传说,在周武王时候,有一位方辅先生。同老子 [[ 李耳一道 ]] ,骑着白色驴子,入山炼丹,二人也都“得道成仙”,山上只留下一座空庐。人们把这座“人去庐存”的山,称为庐山。“成仙”的先生名辅,所以又称为辅山。但是老子与武王并不同时,这同样是神话故事。第三种传说,仍然是匡俗先生的故事,但时间较晚,情节也有些不同。说是匡俗的父亲东野王,曾经同都阳令吴芮一道,辅佐刘邦平定天下,东野玉不幸中途牺牲。朝廷为了表彰他的功勋,封东野玉的儿子匡俗于邬阳都到都阳湖边大山里学道求仙。这座越庐君兄弟们学道求仙。
秦始皇曾得到一根威力无穷的神鞭,那神鞭所到之处,山崩地裂。 [[ 秦始皇 ]] 将神鞭向骊山的一角抽去,只见骊山的那一角变成了一座脱离秦岭的孤山。秦始皇再连抽几鞭,不料把那山就赶到了长江南岸的鄱阳湖畔。此时日暮黄昏,天色渐暗,秦始皇决定暂作小憩,第二天一亮再赶山下海,铺平去蓬莱神境的道路。当夜失去神鞭的南海观音闻讯赶到,乘秦始皇酣醉之时,换走了神鞭。第二天,秦始皇醒来,便举鞭赶山下海,那知山是岿然不动。秦始皇一气之下,竟在山上连抽九十九鞭,直打得那山满身鞭痕,汗如雨下,可仍纹丝不动地屹立在原地。秦始皇无可奈何,只得将鞭子扔下,垂头丧气地回京都去了。从此,那山便在鄱阳湖畔扎下了根,这就是今日的庐山。由于秦始皇抽了九十九条鞭痕,后来就变成九十九道锦乡深谷;秦始皇扔下的赶山鞭,变成了龙首崖外高耸入云的桅杆峰;那满身流淌的汗水,也化作了群山之中的银泉飞瀑了。<ref>[https://www.360kuai.com/pc/99270f69e8d509b5d?cota=4&kuai_so=1&tj_url=so_rec&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 庐山瀑布的介绍有什么传说] </ref>
'''温度介绍'''
年平均降水1917毫米,年平均雾日191天,年平均相对湿度78%,每年7月——9月平均温度16.9摄氏度,夏季极端最高温度32摄氏度。最高只32摄氏度,最低在-16.8摄氏度,全年平均为15摄氏度,可见庐山气温适度。一至于四季,按季节平均计算差异也较正常:春季是11.5摄氏度,夏季为22.6摄氏度,秋季则为17.4摄氏度,冬季常在1摄氏度左右。庐山顶端因处高空地带,加上江环湖绕,湿润气流在前进中受到山地阻挡,易于兴云作雨。所以,庐山雨量丰沛,全年平均降雨量1917毫米,年平均有雨日达168天。全年平均有雾日达192天,山麓鄱阳湖候鸟保护区,是“鹤的王国”,世界最大的白鹤群,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座万里长城”。庐山地处中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面江临湖,山高谷深,具有鲜明的山地气候特征。<ref>[https://wenda.so.com/q/1362383426069058 | 庐山的瀑布有的多高] </ref> 当地就处于雨季,降水充沛,庐山瀑布水流汹涌,山涧水声轰鸣,缺水的庐山瀑布少了不少山涧鸣泉的独特魅力,更无法领略其“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宏伟气魄。
 
[[File:庐山瀑布7.png|thumb|right| [http://img19.3lian.com/d/file/201801/16/83f42816403b782bbcfb9255019f544d.png 原图链接] [https://www.3lian.com/gif/2018/01-15/1515999652176750_2.html 图片来源三联网] ]]
==历史典故==
历史遗迹,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处处闪烁着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光华,充分展示了庐山 瀑布 极高的历史、文化、科学和美学价值。她是千古名山 瀑布 ,得全国人民厚爱及世界的肯定,获一系列殊荣:乃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区、全国风景名胜区先进单位、中国首批4A级旅游区、全国文明风景区、全国卫生山、全国安全山、中华十大名山瀑布、世界文化遗产地--我国首批世界文化景观,我国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庐山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外险内秀。具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种地貌。主峰——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庐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群峰间散布冈岭26座,壑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水流在河谷发育裂点,形成许多急流与瀑布,瀑布22处,溪涧18条,湖潭14处。著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米。庐山奇特瑰丽的山水景观生物资源丰富,良好的气候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使庐山瀑布成为世界著名,我国享誉古今中外的名山瀑布。
历史的,历代诸多文人骚客在此赋诗题词,赞颂壮观雄伟,给庐山瀑布带来了极高的声誉,如果是夏天去的话,秀丽的庐山就给人一种气势磅礴、粗狂自然的感受。就像亭亭玉立的正值花季的少女,清新秀丽,如池中初绽放的莲花,历年记载:最高多达90多座峰岭的庐山瀑布,因地壳运动和冰川剥蚀的巧琢,有的峰岭夹峙峡谷自然形成陡壁深壑,峭崖渊涧,构成众多的瀑床,加上水源四季不断,形成数量众多景观壮美的瀑布,此为庐山瀑布一奇。可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古代文人提到庐山瀑布,耸峙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与鄱阳湖畔,瀑布飞泻,瀑布是庐山的一大奇观。而庐山瀑布不仅仅是只有一个瀑布,是一个瀑布群。古代文人骚客笔下的大江大湖,古代诗词美文中提及的美景。记者探访发现洞庭湖边的岳阳楼、庐山瀑布、赤壁等景点如今都已难觅古诗词中的风采。
庐山瀑布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山瀑布,名胜古迹遍布。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名人志士在此留下了浩如烟海的丹青墨迹和脍炙人口的篇章。苏轼写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庐山云雾;李白写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秀峰马尾瀑; [[ 毛泽东 ]] 写的“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吕洞宾修仙而居的仙人洞,均是诗景交融、名扬四海的绝境。庐山的名胜古迹还有:列中国四大书院之首的白鹿洞书院、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时屯兵饮马的小天池、凭栏可极目远眺蜿蜒长江的望江亭、白居易循径赏花的花径、千年古树三宝树、观鄱阳湖日出的含鄱口,有3000多种植物的植物园、如五老并立的五老峰、抛珠溅玉的三叠泉瀑布。三叠泉瀑布的观景石台上举目望去,全长近百米的白练由北崖口悬注于大盘石之上,白练悬挂于空中,三叠分明,正如古人所云:“上级如飘云拖练,中级如碎石摧冰,下级如玉龙走潭。”而在水流飞溅远隔十几米。
庐山瀑布历史悠久,历代诸多文人骚客在此赋诗题词,赞颂其壮观雄伟,给庐山瀑布带来了极高的声誉。最有名的自然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已成千古绝唱,耸峙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与鄱阳湖畔,多峭壁悬崖,瀑布飞泻。余邵诗云:“长江南岸鄱湖畔,拔地庐山风景妍;峭壁陡崖飞瀑布,奇峰秀岭绕云烟”,瀑布是庐山的一大奇观。
 
{{#iDisplay:b069657v1hd | 560 | 390 | qq }}
{{#iDisplay:o0832sm34m5 | 560 | 390 | qq }}
 
 
==参考文献==
{{Reflist}}
1,06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