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虎拳

增加 3,885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虎拳是福建省的传统拳术,属南拳类,也是一种象形拳。在福州、闽侯、长乐、南平、三明、仙游、莆田等地流传较广。清乾…”
虎拳是福建省的传统拳术,属南拳类,也是一种象形拳。在福州、闽侯、长乐、南平、三明、仙游、莆田等地流传较广。清乾隆年间,永泰县批口村李元珠所创。仿虎之形,取虎之技,融为拳意,创编了虎尊拳(即母拳,指第一路拳)。

==套路==

虎拳拳术套路有三战(三箭)四门、猛虎下山、角短、剪手、千字打、猛虎洗爪、虎仔伸腰、仆地虎、太子游城、关公拉须、关公拖力、日月连环脚、虎形五技拳等,器械套路有笔架叉、狼宪、丈二杖七十二步、齐眉杖等,对练有双虎跌、两虎相斗、对杖等。虎拳套路短小、简练、紧凑,步型、步法偏小,以三七步为主。手法多用虎爪和拳掌,手象车轮。习练中注重气的配合,运用丹田之气,以意导气,力随气出,做到形、气、劲、意的完整统一。攻防上强调手法多变、脚步多移,逢桥断桥,无桥造桥,逢空则补,突出近战短打,防中带攻,明防暗攻,以刚制刚。同时还主张见力借力,见力化力,硬中见柔,出手真硬,化手真柔。腿法运用谨慎,起脚三分虚,无搭不起脚。虎拳发劲凶猛。练时吞喉露齿,狮嘴映城目。常发声吐气,阔气催力,震脚助威,以扬其势。突出了刚猛势烈,以刚制刚的运动特点。

==历史==

虎拳是清乾隆年间,永福县(今永泰县)口村人李元珠所创。李自幼习武,精于牛法、狮法等诸多拳艺,在此基础上,仿虎之形,取虎之技,贯之以理、融为拳意,精心创编了虎尊拳(即母拳,指第一路拳)。李氏晚年将虎尊拳传授给郑登光、李昭北二徒,郑擅长“虎腿”技艺;李深谙“虎爪”绝招,至今福建民间还流传“登光脚、昭北手”之说。郑登光居于永泰山区,仅传郑氏族人。李昭北艺成之后到过福州、西山等地授拳,传人甚众。虎拳在福州、闽侯、长乐、南平、三明、仙游、莆田等地流传较广。在江西、广东、香港等地以及日本、北美、西欧等国也颇有影响。

==战术原则==

练《虎拳》以一双“虎爪”占最重要地位。“虎爪”是将五指分张,然后各自往掌心勾曲有如爪状。使用“虎爪”必须气沉丹田,力贯指尖;不出则已,一出务必制敌伤人,五指抓向对方仿似以钢钓伤敌。且一旦发力,最好能配合一声“吼”叫,由丹田突然发於喉部;此为“虎啸”之声,但用以配将气力贯透双臂,更用以增加威势,使敌人闻而栗,因此丧失战意。

在《虎拳》中有所谓(红门)及(黑门)之战术原则。(红门)是光明正大由敌人正面攻入;故出则必定刚猛,是以气势淩压敌人的强攻战术。动作多以“白虎”或“猛虎”称之,如“白虎出洞”、“白虎献爪”、“猛虎回头”、“怒虎穿林”等。(黑门)则以偷袭或巧打为主,通常多由敌人桥底溜入,又或者乘对方手臂被制之际沿其手桥之上溜下等法。此等动作多以“黑虎”为名,如“黑虎偷心”便是。

“虎尾脚”为《虎拳》中的名招。由于使用者在使出此腿法时有如一只伸出一条尾巴的老虎之状故名,此腿法属阴险的招式,如使用者在危险关头突然使出这一招数的话,往往有反贩为胜的特殊效果。

虎打堆身之劲,发于臀尾。拳顺可清气上升,拳逆则浊气不降,督脉不通。督脉为百脉之源,督脉通百脉皆通。督脉又有阳脉之首之说,所以练虎拳,有虎离穴之势,即是本着这个道理。单就“离”字讲有两层含意,(1)为动词,是离开的意思;(2)离在八卦中为离卦,代表三火,是阳气温煦的动力。
70,96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