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下後龍溪橋

增加 1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沿革與設計==
第一代下後龍溪橋由於鋼梁逾齡鏽蝕,排洪斷面不足,為了維持行車安全,[[臺灣鐵路管理局|台鐵局]]將該橋納入 [[鐵路沿線老舊橋梁重建工程]]」項目重建。
=== 第一代橋 ===
===第一代橋===
1990年停用後,橋梁上部的鋼鈑梁被[[臺灣鐵路管理局|台鐵]]立即拆除,交由台鐵鋼梁隊再利用,或是就地標售;下部結構的[[橋墩]]因為與[[台1線]]公路橋(舊[[後龍溪橋 (台1線)|後龍溪橋]])共用而保留。在[[台1線]]縱貫公路後龍~通霄段和[[後龍溪橋 (台1線)|後龍溪橋]]拓寬后,已於近年拆除。
 
===第二代橋(現役中)===
配合「新港溪橋及其引道改建工程」([[後龍車站|後龍站]]高架化工程)施工,2003年5月起,原複線橋梁近[[後龍車站]]端的橋上設置臨時號誌站,以短距離單線鐵路連結[[後龍車站]]站場至2009年6月30日[[後龍車站|後龍站]]高架車站正式啟用後,二代橋橋頭端恢復為複線。
重建[[龍港車站]]南側的[[下三叉河橋]](長297公尺)。
第二代下後龍溪橋完工後,[[臺灣鐵路管理局|台鐵]]於橋南設立「後龍靖海」碑,並於碑座鑲上〈鐵路沿線廿四座老舊橋樑重建紀要〉及〈下後龍溪橋重建記〉,說明橋梁重建始末。<ref>[https://www.rb.gov.tw/public/files/artsinfo/1526559910-0.pdf 鐵路改建工程局 三十週年 工程實務論文集],鐵路改建工程局</ref>  
== 影片 ==
36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