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环境减灾卫星

增加 344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环境减灾卫星.png|350px|缩略图|右|<big>环境减灾卫星</big>[http://poac.csu.cas.cn/zdxm/hjjzwxdmykxtxm/201406/W020140609525153943087.png 原图链接][http://poac.csu.cas.cn/zdxm/hjjzwxdmykxtxm/201406/t20140609_239022.html 来自 中国科学院 的图片]]]
'''环境减灾卫星'''全称中国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简称HJ星座),是中国专用于[[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的卫星,其A、B星于2008年9月6日以一箭双星的方式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丙火箭发射升空;C星于2012年11月19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丙火箭]]发射升空 <ref>[http://www.xinhuanet.com//science/2017-11/19/c_136763147.htm 2012年11月19日 我国成功发射“环境一号”C卫星],科普中国,2017-11-19</ref>
环境减灾卫星于2003年由[[国务院]]批准立项,由HJ-1A、HJ-1B两颗中分辨率光学小卫星和一颗合成孔径雷达小卫星HJ-1C组成(HJ-1星座),并最终形成由4颗光学小卫星和4颗合成孔径雷达小卫星组成“4+4”星座。拥有[[光学]]、红外、超[[光谱]]等不同探测方法,有大范围、全天候、全天时、动态的环境和灾害监测能力。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B星是一颗光学星,主要在可见光与红外谱段范围内,采用多光谱和[[红外光谱]]探测手段,形成对地物大范围观测的能力和地表温度探测能力,为灾害和生态环境发展变化趋势预测提供信息,对灾情和环境质量进行快速和科学的评估提供信息。
B星与星座的A星在同一轨道面内,呈180相位,可见光探测将共同完成对地重复观测2天的观测能力。红外探测可形成4天的重复观测 <ref>[http://kosmos-imagemall.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138&id=337 环境系列卫星遥感卫星影像数据],揽宇方圆,2019-03-05 </ref>
===B星功能===
卫星功能主要包括对地可见光/红外遥感、[[数据传输]]、姿态与轨道控制、电源生成与配电、卫星事务管理、温度控制、测控等功能。
==参考文献==
[[Category:326 太空科學]]
249,27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