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次編輯
變更
余仁柱
,创建页面,内容为“余仁柱,生于江西省德兴县(今德兴市)界田乡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他的家庭和旧中国千千万万贫苦农民的家庭一样,长期遭…”
余仁柱,生于江西省德兴县(今德兴市)界田乡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他的家庭和旧中国千千万万贫苦农民的家庭一样,长期遭受着地主的残酷剥削和压榨,过着食不饱腹,衣不遮体的悲惨生活。余仁柱自幼聪慧好学,机智灵敏。忠厚老实的父亲和勤劳俭朴的母亲,看着儿子一天一天地长大,下决心要让自己的孩子学文化、长学识,长大后有能力摆脱苦难生活。余仁柱7岁那年,家里硬着头皮借债,把他送到村私塾学习。 [1]
中文名 余仁柱 国 籍 中国 出生地 江西省德兴县(今德兴市) 出生日期 1910 逝世日期 1933 职 业 革命者 信 仰 共产党 性别 男
目录
1 人物生平
2 人物事迹
人物生平编辑
余仁柱(1910-1933),界田乡人
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排长。1929年春,入信江军事政治学校学习,结业后任连长。1930年7月,任红十军营长。9月,任红十军第七旅第二团团长。1931年1月,红十军缩编时任第三团第二营营长。1932年7月,任赣东北赤色警卫师团长。1933年,任红十军师长。同年10月,在贵溪牺牲。 [2]
人物事迹编辑
1930年5月,红军从重溪出发,趁胜利之势,攻打县城门房新营,余仁柱又一次受命出征。新营距县城约七八公里,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村边是一片开阔田野,易守难攻。余仁柱指挥红军战士采取正面佯攻、迂回包围的战术。经过半天的战斗,智取了这个千户村庄,击毙敌人几十人,缴枪20余支,没收地主稻谷3000余担,壮大了革命力量。接着,乘胜进攻德兴县城银城镇,国民党县长闻风丧胆,连夜逃离,留守的敌人开城向红军投降。红军和赤卫军浩浩荡荡地开进了县城,把红旗插到县城国民党县政府的楼顶上,德兴人民迎来了新生,实现了德兴全县一片红。 [1]
同月,红军决定向防守乐平县秧坂的敌军发起进攻。当时驻秧板的敌人有一个正规连,加上靖卫队共有300余人,气焰极为嚣张,红军决定组织敢死冲锋队。敢死队员从每个连队抽调,余仁柱自告奋勇地向领导提出,担任敢死队的队长。领导经过慎重考虑,认为他有勇有谋,又有丰富的作战经验,便把这个重任交给了他。一天清晨,红军主力部队分三路突然从隐蔽地向秧板守敌发起猛烈进攻。敌人尚在睡梦之中,余仁柱率领敢死队员冲锋在前猛打猛冲,并向敌人高喊:“红军优待俘虏,缴枪不杀!”十来分钟时间,守敌就被英勇的红军战士击溃消灭,收缴枪支100余支。这次战斗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苏区人民。 [1]
7月,奉中央军委命令,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在乐平县界首村成立。余仁柱因作战勇敢,屡立战功,被周建屏军长任命为红十军第十九团第一营营长。9月,红十军按党中央攻打鄱阳、湖口,夺取九江,配合各路红军形成对南昌、武汉包围圈的指示精神,远征赣北。红十军在离湖口县城15公里的江桥地区一举全歼国民党江西警备团,击溃南京政府财政部1个缉私营。在这次战斗中,余仁柱率领全营战士身先士卒,坚决及时地完成了作战任务,配合其他部队毙敌300多人,俘敌200多人,缴获一大批枪支弹药。他的名字在红十军中闻名遐迩,受到军长周建屏、政委吴先民的通令表彰,记战功一次。随后不久,红十军在乐平县众埠街进行扩编,余仁柱被任命为红十军第七旅第二团团长。 [1]
1932年7月,因工作需要,余仁柱调任赣东北赤色警卫师任团长。他指挥部队在横峰杨家门一带打败了国民党军赵观涛部,还参加了攻打贵溪湾李家战斗,为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巩固与发展,粉碎敌人对赣东北根据地第四次“围剿”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
1933年6月,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红十军与红三十一师合编组成红十一军,不久中央军委命令将红十一军扩编为红七军团。红十军调离后,闽浙赣军区以赤色警卫师为基础,扩编组建新的红十军,余仁柱任新十军第二十九师师长,担负起保卫闽浙赣苏区的重任。余仁柱在任师长期间,带领部队发扬老红十军敢打敢拼英勇善战的作风,多次打败敌人对红色根据地的侵犯,不仅扩大了闽浙赣苏区,而且为以后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活动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基地。 [1]
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100万兵力,向全国各地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反革命“围剿”,并以5个师的兵力,加上地方反动武装近20万人,向闽浙赣根据地发起进攻。余仁柱带领红军战士又一次投入到抗击敌人进攻战斗中,一个恶仗接着一个恶仗。在贵溪的一次战斗中,他不幸中弹牺牲,年仅20余岁。这位年轻有为的红军将领,带着他未酬的壮志,告别了他为之毕生奋斗的事业,长卧于青山之中。 [1]
中文名 余仁柱 国 籍 中国 出生地 江西省德兴县(今德兴市) 出生日期 1910 逝世日期 1933 职 业 革命者 信 仰 共产党 性别 男
目录
1 人物生平
2 人物事迹
人物生平编辑
余仁柱(1910-1933),界田乡人
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排长。1929年春,入信江军事政治学校学习,结业后任连长。1930年7月,任红十军营长。9月,任红十军第七旅第二团团长。1931年1月,红十军缩编时任第三团第二营营长。1932年7月,任赣东北赤色警卫师团长。1933年,任红十军师长。同年10月,在贵溪牺牲。 [2]
人物事迹编辑
1930年5月,红军从重溪出发,趁胜利之势,攻打县城门房新营,余仁柱又一次受命出征。新营距县城约七八公里,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村边是一片开阔田野,易守难攻。余仁柱指挥红军战士采取正面佯攻、迂回包围的战术。经过半天的战斗,智取了这个千户村庄,击毙敌人几十人,缴枪20余支,没收地主稻谷3000余担,壮大了革命力量。接着,乘胜进攻德兴县城银城镇,国民党县长闻风丧胆,连夜逃离,留守的敌人开城向红军投降。红军和赤卫军浩浩荡荡地开进了县城,把红旗插到县城国民党县政府的楼顶上,德兴人民迎来了新生,实现了德兴全县一片红。 [1]
同月,红军决定向防守乐平县秧坂的敌军发起进攻。当时驻秧板的敌人有一个正规连,加上靖卫队共有300余人,气焰极为嚣张,红军决定组织敢死冲锋队。敢死队员从每个连队抽调,余仁柱自告奋勇地向领导提出,担任敢死队的队长。领导经过慎重考虑,认为他有勇有谋,又有丰富的作战经验,便把这个重任交给了他。一天清晨,红军主力部队分三路突然从隐蔽地向秧板守敌发起猛烈进攻。敌人尚在睡梦之中,余仁柱率领敢死队员冲锋在前猛打猛冲,并向敌人高喊:“红军优待俘虏,缴枪不杀!”十来分钟时间,守敌就被英勇的红军战士击溃消灭,收缴枪支100余支。这次战斗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苏区人民。 [1]
7月,奉中央军委命令,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在乐平县界首村成立。余仁柱因作战勇敢,屡立战功,被周建屏军长任命为红十军第十九团第一营营长。9月,红十军按党中央攻打鄱阳、湖口,夺取九江,配合各路红军形成对南昌、武汉包围圈的指示精神,远征赣北。红十军在离湖口县城15公里的江桥地区一举全歼国民党江西警备团,击溃南京政府财政部1个缉私营。在这次战斗中,余仁柱率领全营战士身先士卒,坚决及时地完成了作战任务,配合其他部队毙敌300多人,俘敌200多人,缴获一大批枪支弹药。他的名字在红十军中闻名遐迩,受到军长周建屏、政委吴先民的通令表彰,记战功一次。随后不久,红十军在乐平县众埠街进行扩编,余仁柱被任命为红十军第七旅第二团团长。 [1]
1932年7月,因工作需要,余仁柱调任赣东北赤色警卫师任团长。他指挥部队在横峰杨家门一带打败了国民党军赵观涛部,还参加了攻打贵溪湾李家战斗,为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巩固与发展,粉碎敌人对赣东北根据地第四次“围剿”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
1933年6月,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红十军与红三十一师合编组成红十一军,不久中央军委命令将红十一军扩编为红七军团。红十军调离后,闽浙赣军区以赤色警卫师为基础,扩编组建新的红十军,余仁柱任新十军第二十九师师长,担负起保卫闽浙赣苏区的重任。余仁柱在任师长期间,带领部队发扬老红十军敢打敢拼英勇善战的作风,多次打败敌人对红色根据地的侵犯,不仅扩大了闽浙赣苏区,而且为以后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活动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基地。 [1]
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100万兵力,向全国各地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反革命“围剿”,并以5个师的兵力,加上地方反动武装近20万人,向闽浙赣根据地发起进攻。余仁柱带领红军战士又一次投入到抗击敌人进攻战斗中,一个恶仗接着一个恶仗。在贵溪的一次战斗中,他不幸中弹牺牲,年仅20余岁。这位年轻有为的红军将领,带着他未酬的壮志,告别了他为之毕生奋斗的事业,长卧于青山之中。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