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克莱门公寓

增加 234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民初时期,在上海法商电车电灯公司任大班的[[比利时]]人克莱门(英语:A.Clement),陷入了[[企业]]的人事斗争中,后受到其法国副手的排挤而离职。成为独立商人的克莱门嗅到了外国人来沪住房难的商机,做起了建出租房的生意。
1920年代末,克莱门与教会合作建造了克莱门公寓,公寓竣工于1929年,与今位于陕西南路的陕南村一样,建成后租客大多为外国侨民。1936年,这里曾开设有上海第一家室内铺设地板的溜冰场——辣斐溜冰场,进门有寄衣帽间和付款租用溜冰鞋的柜台,场地呈椭圆形。1941年,这里则开设有辣斐剧场,正值上海孤岛时期的剧场负责演出的是于伶领导的上海剧艺社,演出过不少左联[[作品]] <ref>[https://www.sohu.com/a/160482602_649794 复兴中路克莱门公寓 ],搜狐,2017-07-28</ref> ,诸如曹禺的[[话剧]]以及[[巴金]]、[[郭沫若]]、[[鲁迅]]作品改编的话剧。剧场在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入上海租界后的1941年末被迫关闭。与此同时,停泊在上海港的意大利油轮康悌凡尼号不愿被日军征用自沉于[[黄浦江]],船员登陆自寻出路。此后不久,克莱门的侄女招募了以船上餐厅和厨房人员为主体的登陆人员,在剧院原址上开设了一家森内饭店(Sunny Restaurant),供应意大利菜肴及西点,还配有一个不大的舞厅并有乐队伴奏,饭店的生意不温不火,意大利船员在1945年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陆续离开了中国。
===现代保护===
1950年代,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在沪西方人陆续离开中国。饭店于1954年后改为东华书场,设有400多个座位,常有名家来此献艺,书场歇业于[[文革]]期间。在此之后,公寓完全成为了居民住宅,客房被改造成居民住房并在原来的过道走廊上搭建厨房铺设煤气,对公寓原有的内部格局进行了分割与改造等大变化,外貌依旧,但内部格局已经完全变样。1994年,成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的克莱门公寓得到了法律层面的保护,但是数十年的老房子已显破败,墙面开裂,泥墁掉落的情况并不罕见。2006年,公寓3、4号楼更是因电气线路故障,而引发生大[[火]],大火烧穿了公寓其中一幢楼的房顶,3楼与4楼之间的装饰层也有损伤,过火面积约70平方米。由于受灾情况不算十分严重以及修缮及时,火灾未影响到建筑本身的历史价值 <ref>[http://news.sohu.com/20061010/n245700270.shtml 77年克莱门公寓险遭火毁],搜狐,2006-10-10</ref> 。政府在修缮复原房屋外立面历史原貌的同时,也对房屋内部的水管、下水道、老化[[电线]]等进行了维修更换。
==建筑特色==
<center>{{#ev:youku|XMTM4MjI1MTY0OA|560|center}}</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920 建築藝術總論]]
70,961
次編輯